问好楼主!
一般,卡斯特指的是法国的一种葡萄酒.
自1949年创立以来,法国卡斯特集团从一家家族企业逐渐发展成为国际饮料产业(葡萄酒,啤酒,水和饮料)的大型跨国公司,总部设在波尔多。葡萄和葡萄酒是集团的使命和激情所在。
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卡斯特集团已经成为法国最大,全球第二大的葡萄酒制造商,拥有强大的生产及物流供应能力:
——波尔多地区占地800多公顷的12座酒庄葡萄园;
——普罗旺斯海岸法定产区的1座酒庄;
——2家葡萄酒工厂(一家位于法国西南,生产朱朗松葡萄酒;一家位于普罗旺斯);
——摩洛哥1200公顷葡萄园;
——5个灌装中心(覆盖法国主要葡萄酒产区);
——3个物流中心。
卡斯特集团在国际市场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与其全球化的布局密切相关,目前集团在德国,荷兰,波兰,留尼汪岛和俄罗斯建有分公司,日本,英国等地设有办事处。
今天,卡斯特旗下酿酒公司每年向全世界90多个国家出口其酒庄酒以及品牌酒,其中半数是法定产区葡萄酒,实现销售额9亿5千3百万欧元。
一种称作“解百纳”的干红葡萄酒,正令不少消费者“醉”入纳闷中。市面上贴着“解百纳”标签的葡萄酒已多达30多种,一瓶价格普遍在30元左右,也有便宜只卖10多元的,而张裕葡萄酿酒股份有限公司的价格则要高得多。有了选择空间,消费者自然高兴,可问题是选谁才算物有所值?
消费者纳闷的时候,国内的多家葡萄酒酿造巨头却十分清醒,“解百纳”三字之争正愈演愈烈。张裕公司认为,“解百纳”商标是几代张裕人心血的结晶,在消费者心目中享有高认知度,所凝聚的品牌价值是与洋品牌在高端市场上抗衡的武器。如果听任这样一个高端品牌被滥用成为一种品种的泛称,对中国葡萄酒业将造成很大的损失。
张裕公司提供了“解百纳”由来的一个版本:早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当时兼任张裕经理的中国银行行长徐望之先生,组织一批公司和银行人员研究定名,他们决定秉承张裕创始人张弼士倡导的“中西融合”理念,取“携海纳百川”之意,将这种高档葡萄酒命名为“解百纳干红”。“解百纳干红”一直作为张裕的核心子品牌,已有70多年的历史了。
但是,长城、王朝、威龙等企业有不同看法:“解百纳”目前已经成为一个品种的通称,如果这三个字为张裕所独有的话,其他众多厂家必将大受影响。他们认为,“解百纳”一词是由法文“Cabernet”翻译而来,“解百纳”并非张裕所独有。
很显然,“解百纳”究竟是品牌还是品种,是争论双方的矛盾焦点。据了解,我国葡萄品种近千余种,但在已正式公布的葡萄品种名录中,并没有“解百纳”这个品种。葡萄品种中也没有“解百纳”这个品系。众葡萄酒酿造企业卷入其中的“解百纳”之争,最终将以何种结果收场目前尚难预测。
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不管结果怎样,这场“三字之争”将是中国葡萄酒行业有史以来影响最大的一次商业纠纷,纠纷的最终解决有可能使葡萄酒业的竞争格局产生一系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