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酮对环氧树脂的固化的影响怎么消除??

2025-04-06 02:07:23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1、消除丙酮对环氧树脂的固化的影响,可以利用加消泡剂或者抽真空的方法。
2、丙酮(acetone,CH3COCH3),又名二甲基酮,为最简单的饱和酮。是一种无色透明液体,有特殊的辛辣气味。易溶于水和甲醇、乙醇、乙醚、氯仿、吡啶等有机溶剂。易燃、易挥发,化学性质较活泼。目前世界上丙酮的工业生产以异丙苯法为主。丙酮在工业上主要作为溶剂用于炸药、塑料、橡胶、纤维、制革、油脂、喷漆等行业中,也可作为合成烯酮、醋酐、碘仿、聚异戊二烯橡胶、甲基丙烯酸、甲酯、氯仿、环氧树脂等物质的重要原料。
3、环氧树脂是泛指分子中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环氧基团的有机化合物,除个别外,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都不高。环氧树脂的分子结构是以分子链中含有活泼的环氧基团为其特征,环氧基团可以位于分子链的末端、中间或成环状结构。由于分子结构中含有活泼的环氧基团,使它们可与多种类型的固化剂发生交联反应而形成不溶的具有三向网状结构的高聚物。凡分子结构中含有环氧基团的高分子化合物统称为环氧树脂。固化后的环氧树脂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学性能,它对金属和非金属材料的表面具有优异的粘接强度,介电性能良好,变定收缩率小,制品尺寸稳定性好,硬度高,柔韧性较好,对碱及大部分溶剂稳定,因而广泛应用于国防、国民经济各部门,作浇注、浸渍、层压料、粘接剂、涂料等用途。

回答2:

我弄得也是环氧树脂,你若是在不会,买本孙曼灵- 环氧树脂应用原理与技术[M]. 机械工业出版社,里面对工艺及不同固化剂配比介绍了。
你就没说你用的什么固化剂,另外建议增加固化时间,否则换固化剂,稀释剂也可以换下
对于气泡,是环氧树脂中没有解决的问题,你可以试加消泡剂,另外抽真空是目前取气泡最好的方法。还有,气泡出不来,是由于粘度太大,你可以加稀释剂,另外在浇铸前把模具预热下再浇铸,这样效果能好点。
你体系的黏度太大,可以加稀释剂,气泡不可能完全消除,只能减少。
你的环氧树脂固化不完全,可以加促进剂(一般为叔胺类),另外你里面加填料没?若有,进行下表面改性试下。

回答3:

升温和添加稀释剂都能使环氧树脂更好地分散填料,这是因为它们都能使环氧树脂的粘度大幅度地降低,根据文献可推算E-44双酚A型环氧树脂升温和添加丙酮时对其粘度影响的大致情况:E-44双酚A型环氧树脂25℃时粘度约25 Pa·s,丙酮20℃时的粘度为0.316mPa·s;100℃时E-44双酚型环氧树脂的粘度约降至0.1Pa·s左右;25℃时E-44双酚A型环氧树脂的粘度要降至0.1Pa·s,约需添加40%质量分数的丙酮;25℃以下时必须添加更多的丙酮才能使粘度降至0.1Pa·s。可见环氧树脂的粘度对温度的敏感性很大,温度较小的改变会引起粘度很大的变化。在分散填料上环氧树脂升温降低粘度代替添加稀释剂是可行的。

众所周知非活性稀释剂的加入,会使环氧树脂固化物强度和模量下降,但伸长率得到提高。在用量少时对固化物的结构性能影响较小,用量大时固化物的性能会变坏,同时引起收缩性增加及粘接性降低,一般非活性稀释剂的添加量不得超过15%。据中国环氧树脂行业协会专家介绍,随着丙酮添加量和固化剂乙二胺过剩量的增加,样品变柔软、粘接性变差直至难以固化保持糊状。这是因为稀释剂的存在使环氧树脂的交联密度降低,以及稀释剂自身机械强度很差,所以当稀释剂用量较大时固化物性能变坏。超过一定量时甚至会使环氧树脂的交联密度低至无法建立一固化结构体系,以至无法固化只为一糊状。从以上分析可看出相对于使用稀释剂,环氧树脂升温以分散填料,对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结构性能是有利的

回答4:

换固化剂!或者调整配方体系!
现在这个问题根据所描述情况,肯定是要更改的,不要费劲折腾什么丙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