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保鲜膜是否有毒

2025-04-19 10:22:34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生产食品保鲜膜的原料主要有三种,分别是聚乙烯(简称PE)、聚氯乙烯(PVC)和聚二氯乙烯(PVDC)。市面上所售的大多数保鲜膜使用的原料是聚乙烯,由于其在生产过程中不添加任何增塑剂,被公认为是最安全的PVC本身无毒
“说PVC保鲜膜致癌,这句话本身就不对!因为PVC是聚氯乙烯,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自身没有毒性。”这种高分子化合物的单个原料氯乙烯单体,才有毒性,在实验室中对试验动物有致癌可能,所以在国际上一直被列为可疑致癌物。
“如果氯乙烯单体聚合得好,也就是每公斤PVC中游离出来的氯乙烯单体小于等于1mg,对人体是无害的。”由于聚合颇有技术要求,所以我国在1988年专门制定了GB9681《食品包装用聚氯乙稀成型制品国家标准》,用以把关PVC食品包装材料,如PVC保鲜膜中氯乙烯单体的含量。同时还规定了PVC包装材料在与油、乙醇、乙酸、水等不同食物液体接触时,各有哪些安全卫生标准。”
聚偏二氯乙烯的保鲜膜
虽然聚偏二氯乙烯的保鲜膜安全性、稳定性以及可降解性都非常好,但由于生产成本较高,市场销售和应用都不是很广泛,所以日常购买保鲜膜的时候,主要是区分聚乙烯和聚氯乙烯产品。那普通消费者怎样区分它呢?董金狮告诉笔者,选购安全的保鲜膜一般有三种方法,即“一看二摸三火烧”。
一“看”。看它有没有产品说明,如果上面打着PE保鲜膜或者聚乙烯保鲜膜,就可以放心的使用;如果写着PVC或者是没有写材质的话,那就尽量别买。
二“摸”。聚乙烯保鲜膜一般黏性和透明度较差,用手揉搓以后容易打开,而聚氯乙烯保鲜膜则透明度和黏性较好,用手揉搓以后不好展开,容易粘在手上。
三“火烧”。聚乙烯保鲜膜用火点燃后,火焰呈黄色,离开火源也不会熄灭,有滴油现象,并且没有刺鼻的异味;而聚氯乙烯保鲜膜由于含有氯元素,用火点燃后火焰呈黄绿色,烟雾比较大,没有滴油现象,离开火源后会熄灭,而且有强烈刺鼻的异味。
增塑剂有毒无根据
PVC是一种硬制材料,要加工到薄膜般透明柔软,需要添加20%至30%的助剂,也就是增塑剂。有些助剂可能有毒,所以我国在2003年颁布了GB9685《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助剂卫生使用标准》,明确规定了哪些助剂可以使用,添加的范围以及最大的使用量等。不过,我国标准中允许使用的助剂名录,需要PVC生产商首先提出申请,食品监督所予以检验、核实,然后才能加入国家标准。

回答2:

PVC(聚氯乙烯)保鲜膜含有致癌物质,对人体危害较大。近日,上海等地一些媒体报道称,日韩可致癌的PVC食品保鲜膜大举进入中国。此消息已经引起了国家有关部门重视。昨日上午,记者走访了西安销售和使用保鲜膜数量较大的一些超市,发现出售的家用食品保鲜膜多为安全的PE(聚乙烯)材料,消费者可以放心购买。

放心 超市所售为PE保鲜膜

在人人乐高新店、好又多小寨店、家乐等超市,记者在家庭食品保鲜膜销售区域看到,近十个品牌的食品保鲜膜(袋),基本上标注的是“PE材料”和无毒标识。这些产品基本上来自上海、江苏等地,售价大部分在3元左右。另外,在含光路一家超市,记者还看到了一种没有标注材料的保鲜膜,但在记者走访的几家超市中,没有发现一些媒体上公布的来自日韩等地的三菱、三荣等PVC保鲜膜。

市场上保鲜膜多为PVC、PE和PVDC(聚扁二氯乙烯)三种材料。“保鲜膜分有毒和无毒的两种。目前PE和PVDC较为保险。”上海市塑料研究所塑料检测中心王国宪主任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大多数专家认为,PVC食品保鲜膜对人体有比较大的危害,这种保鲜膜中的有害物质容易析出,随食物进入人体后,对人体有致癌作用,特别是干扰人体内分泌,引起妇女乳癌、新生儿先天缺陷、男性生殖障碍甚至精神疾病等。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早已经全面禁止使用PVC食品保鲜膜。而PE材料的家用保鲜膜则是安全的。

担心 有超市保鲜膜身份不明

究竟超市使用的保鲜膜情况会怎样呢?在几家大型超市里,记者发现,蔬菜、水果、生鲜品以及熟食等产品包装都用保鲜膜,不少包装透明度比较好,可以清晰看见里边的食品。同时,保鲜膜就摆放在柜台上,没有见到材料标识。“保鲜膜都是上边统一采购的,我们只是使用。”不少超市的工作人员都这样说。他们表示,使用的这些保鲜膜究竟属于哪种材料,他们也不清楚。

在长安南路一家超市的熟食区,一位工作人员给记者拿出了包装熟食等的保鲜膜的大包装。记者看到,该包装上没有材料标识,明显有日文字母,是理研食品包装(江苏)有限公司生产的。据该工作人员介绍,目前超市里使用的就是这种保鲜膜。而一些超市拒绝向记者提供保鲜膜的外包装标识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