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换韵),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 △ · △ · · △ ··△ · △ ···· · ·
仄。仄、仄、仄。〔后三字叠韵可平可仄〕
△ △ △ △
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换韵),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 △ · △ · · △ ··△ · △ ···· · ·
仄。仄、仄、仄。〔后三字叠韵可平可仄〕
△ △ △ △ 特别提示:
词牌《钗头凤》格式,由《撷芳词》又名《摘红英》格式上下阕之后各添三字叠韵而来。因为陆游的《钗头凤》词众人早已耳熟能详,又为便于依照两格不同特点仿填习作,本次编校做分别介绍。《撷芳词》格式另附。
上下阕平仄格式同,除后面三字叠韵外,前面格式特点一如《撷芳词》。
上下阕前三句为一组句,同韵。第四句起换韵,后四句为一组句,三叠字为一组句,后五句同韵。
注意:下阕前三句与上阕前三句同韵,下阕后五句与上阕后五句同韵。
第六句平仄,根据前人填词情况看,可在声调和谐基础上自行斟酌。
尾三叠字,为情状上的感叹和强调,韵可平可仄。
因本调突出的是句式节奏特点,故词句中常见平仄韵互用,个别字节也可以不计平仄,但必须句中声调不失谐顺。
【注】“·”表示在兼顾音律和谐前提下可平可仄。“△”表示韵脚。
钗头凤〔宋〕陆 游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
钗头凤〔宋〕唐 琬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乾,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
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尝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妆欢。
瞒、瞒、瞒。
钗头凤〔宋〕程 垓 桃花暖,杨花乱,可怜朱户春强半。长记忆,探芳日,笑凭郎肩,殢红偎碧。
惜、惜、惜。
春宵短,离肠断,泪痕长向东风满。凭青翼,问消息,花谢春归,风时来得。
忆、忆、忆。
钗头凤〔宋〕曾 觌 华灯闹,银蟾照,万家罗幕香风透。金尊侧,花颜色,醉里人人,向人情极。
惜、惜、惜。
春寒峭,腰肢小,鬓云斜亸蛾儿袅。清宵寂,香闺隔,好梦难寻,雨踪云迹。
忆、忆、忆。 钗头凤〔宋〕陆 游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
钗头凤〔宋〕唐 琬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乾,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
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尝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妆欢。
瞒、瞒、瞒。
钗头凤〔宋〕程 垓 桃花暖,杨花乱,可怜朱户春强半。长记忆,探芳日,笑凭郎肩,殢红偎碧。
惜、惜、惜。
春宵短,离肠断,泪痕长向东风满。凭青翼,问消息,花谢春归,风时来得。
忆、忆、忆。
钗头凤〔宋〕曾 觌 华灯闹,银蟾照,万家罗幕香风透。金尊侧,花颜色,醉里人人,向人情极。
惜、惜、惜。
春寒峭,腰肢小,鬓云斜亸蛾儿袅。清宵寂,香闺隔,好梦难寻,雨踪云迹。
忆、忆、忆。 词牌《钗头凤》格式,由《撷芳词》又名《摘红英》格式上下阕之后各添三字而来。双调六十字,上下阕各八句,各六仄韵,各结三字叠韵。
相关资料:《钗头凤》词调是根据五代无名氏《撷芳词》改易而成。因《撷芳词》中原有“都如梦,何曾共,可怜孤似钗头凤”之句,故取名《钗头凤》。
钗头凤,又名《折红英》。六十字,上下片各七仄韵,两叠韵,两部递换。声情凄紧。这一曲调,上下阕各叠用四个三言短句,四个四言偶句,一个三字叠句,而且每句都用仄声收脚,尽管全阕四换韵,但不使用平仄互换来取得和婉,却在上半阕以上换入,下半阕以去换入,这就构成整体的拗怒音节,显示一种情急调苦的姿态,是恰宜表达作者当时当地的苦痛心情的。
平平仄(韵),平平仄(韵),仄平平仄平平仄(韵)。
平平仄(韵),平平仄(韵),中平平仄,仄平平仄(韵)。
仄(韵),〖仄(韵)〗,〖仄(韵)〗。
平平仄(韵),平平仄(韵),仄平平仄平平仄(韵)。
平平仄(韵),平平仄(韵),中平平仄,仄平平仄(韵)。
仄(韵),〖仄(韵)〗,〖仄(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