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氧化铁胶体中加入稀硫酸能产生红褐色沉淀,这是由于什么原因引发的聚沉?稀硫酸不是电解质溶液啊?

2025-04-07 22:28:56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聚沉的方法有 1.加入电解质。在溶液中加入电解质,这就增加了胶体中离子的总浓度,而给带电荷的胶体粒子创造了吸引相反电荷离子的有利条件,从而减少或中和原来胶粒所带电荷,使它们失去了保持稳定的因素。这时由于粒子的布朗运动,在相互碰撞时,就可以聚集起来。迅速沉降。
  如由豆浆做豆腐时,在一定温度下,加入CaSO4(或其他电解质溶液),豆浆中的胶体粒子带的电荷被中和,其中的粒子很快聚集而形成胶冻状的豆腐(称为凝胶)。
  一般说来,在加入电解质时,高价离子比低价离子使胶体凝聚的效率大。如:聚沉能力:
  Fe(3+)>Ca(2+)>Na(+),PO4(3-)>SO4(2-)>Cl(-)。
  2.加入带相反电荷的胶体,也可以起到和加入电解质同样的作用,使胶体聚沉。
  如把Fe(OH)3胶体加入硅酸胶体中,两种胶体均会发生凝聚。
  3.加热胶体,能量升高,胶粒运动加剧,它们之间碰撞机会增多,而使胶核对离子的吸附作用减弱,即减弱胶体的稳定因素,导致胶体凝聚。
  如长时间加热时,Fe(OH)3胶体就发生凝聚而出现红褐色沉淀。
氢氧化铁胶体中加入稀硫酸能产生红褐色沉淀数属于第二种方式

回答2:

是因为加入稀硫酸胶体被破坏

回答3:

稀硫酸不是电解质溶液,因为稀硫酸是混合物。

加入带相反电荷的胶体,也可以起到和加入电解质同样的作用,使胶体聚沉

回答4:

氢氧化铁胶体当中的胶粒是带+电的,由于互相之间电荷排斥使得颗粒无法变大因此形成了 溶液,而加入电解质溶液以后会中和胶粒的电性呈中性使得互相之间没有了电荷排斥从而形成了更大的颗粒导致聚成。

电解质溶液是指电解质溶解在水中形成的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