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自幼贫寒。祖父生前为乡书记,去世于吾生前,只一独子。父读书甚少,育有儿女四,前两个是女,后两个为子,吾最少。幼时甚羡别人有祖父母,逢年过节皆收祖父母礼物,独吾无——此乃平生之憾也。乡下邻里虽好,但小时亦让人欺负。皆曰“穷人之家孩子早立”,父母也盼儿女早长大,以光宗耀祖,成就事业,但事与愿违,皆碌碌无为。我尤甚,小时事理不懂,邻里讥之。打架、调皮、闹事诸如此类,不胜枚举。后年少气锐,聚众斗殴,锒铛入狱年余。入狱于2007年底,乃17岁生日刚过、春节之前。彼年,家人甚痛,吾于狱中亦是。入狱前虽无大成,却亦有一技之长——掂勺,掌一店之厨。入狱一年余,品位大退,厨艺亦大退,以致出狱后未操旧业,整日浑浑噩噩至今。即步入而立之年,欲安心做事。故在告别昨日之前,回老家反思于幼时之田间地头,重走上学之路,祭奠于祖上坟前。同时给待我家不错之过世叔叔烧香,以忆童年。
幼时家中养狗一条,至忠诚,十年中,每帮吾与小伙伴作欲咬势。后吾离老家而去,狗独自守家,不离不弃。吾入狱时狗已去世,出狱后才知,现连狗之葬身何处全然不知……
致吾怀有童年幻想之老家。
致吾渐行渐远之童年。缅怀:
一早逝之小伙伴。一儿时之叔。
还有从未见过之祖父、外祖父,以及安息之祖母、外祖母。
余出身乡村贫寒之家。父为独子,粗识文字,祖尝为乡支书,未克承继。父有子女四人,姊二,兄行三,余最幼。祖父早逝,余未逮膝下承欢。每见他人有祖父母,便生羡慕心。他人有祖父母之关爱,而我独无,诚憾也。
乡邻虽和睦,然亦有家寒而受欺之时,故父母每以光宗耀祖期之。吾等不孝,碌碌无为,余为甚也。少浑噩不知事,邻里侧目;长而好勇斗狠,聚众斗殴,终至缧绁。时为二○○七年底,余甫过十七。因余事,家中老少不安,年关亦凄惶不堪。余本为疱,在狱年余,技荒矣,得释后,未复操旧业。
浪荡至今,终思成家立业,然必先洗心革面。因拟回乡,返顾幼时之田垄,重踏求学之径,馨香于祖先之灵位,祭扫一善余之叔伯。匪他,慰旧情也。
又念旧时家犬,相守十余年,忠心耿耿,每见余与人殴,必扑之欲噬。余出乡则未再返,后下狱,犬死于时。余释后方知,然终不知其葬所。
以此志余之童年,并缅怀早逝之伙伴,儿时善余之叔伯,追念耳目未及之祖父、外祖父,求祖母、外祖母之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