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运输是第三利润源泉

2025-04-14 21:04:32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物流是可以完全从流通中分化出来的,自成体系,有目标有管理,因而能进行独立的总体判断。

物流和其他的独立经济活动一样,它不是总体的成本构成因素,而是单独盈利因素,可以成为“利润中心”。从物流服务角度看,通过有效地物流服务,可以给接受物流服务的生产企业创造更好的盈利机会,成为生产企业的“第三利润源”。

通过有效的物流服务,可以优化社会经济系统和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降低整个社会的运行成本,提高国民经济总效益。


学说形成

“第三利润源”学说最初是由日本早稻田大学教授西泽修提出的。1970年,西泽修教授在其著作《流通费用——不为人知的第三利润源泉》中,认为物流可以为企业提供大量直接或间接的利润,是形成企业经营利润打击主要活动。

非但如此,对国民经济而言,物流也是国民经济中创利的主要领域。后来“第三利润源”逐步在其他国家流传开。

“第三利润源”学说最初是由日本早稻田大学教授西泽修提出的,是对物流潜力及效益的描述。人类历史上曾经有两个大量提供利润的领域。

一个是资源领域,挖掘对象是生产力中的劳动对象。一个是人力领域,挖掘对象是生产力中的劳动者。第三个是物流领域,挖掘对象是生产力中的劳动工具的潜力,同时注重劳动对象与劳动者的潜力。

回答2:

运输即实物分配,包括企业、销售商自身的运输、仓储、包装和搬运等活动。
  运输首先作为“第三利润源”而引起重视 的,所谓第三利润源,是针对企业的利润来源而言的,企业第一利润源来自企业销售额的增加,第二利润源是生产成本(针对制造商而言)或者进货成本(针对流通商而言)的降低,而由降低成本所得的利润则成为企业第三利润源。在这里,运输被定义为对物资的流通配置,包括制造商、流通商的装卸、运输、仓储、搬运等一系列的过程,对货运的重视被提高到降低成本、增加利润的高度,成为货运定义的第一个转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