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绿色物流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摘要:绿色物流建立在维护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改变了一般物流的单向作用关系。作为一种新的物流模式,绿色物流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人类生存发展的利益,代表了未来物流发展的方向和趋势。中国实施绿色物流具有紧迫性和必要性,但中国在快速发展绿色物流中还面临一些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全面认识和深刻理解,有助于找到好的解决办法,从而使中国的物流业尽快和国际接轨。
关键词:绿色物流、制约因素、可持续发展、
一、 绿色物流的基本问题
1. 绿色物流的概念及特征
绿色物流是近几年提出的一个新概念,目前还没有完全成熟的定义。在微观层次,绿色物流从物流活动的开始就注意防止环境污染,以先进设施和科学管理为手段,在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功能要素中实现节能、降耗以及减少环境污染,并由此实现盈利目的。在宏观层次,绿色物流旨在通过对城市、区域乃至全国的产业布局、人口布局进行合理规划,适当调整,尽量减少重复的物流活动,降低总的物流发生量;提倡环境友好的物流技术,用健全的标准体系来规范物流企业的环境行为,建立绿色物流评审制度,从技术和管理上抑制物流对环境的影响;大力发展废弃物流,使之规范化、产业化,最终实现物流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和持续发展。
与传统的物流相比,绿色物流在目标、行为主体、活动范围及其理论基础四个方面都有自身的一些显著的特点:绿色物流的理论基础更广,包括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经济学理论和生态伦理学理论;绿色物流的行为主体更多,它不仅包括专业的物流企业,还包括产品供应链上的制造企业和分销企业,同时还包括不同级别的政府和物流行政主管部门等;绿色物流的活动范围更宽,它不仅包括商品生产的绿色化,还包括物流作业环节和物流管理全过程的绿色化;绿色物流的最终目标是可持续性发展,实现该目标的准则不仅仅是经济利益,还包括社会利益和环境利益,并且是这些利益的统一。
2. 绿色物流产生的背景
(1)运输对交通的影响:随着企业物流的广泛开展,多频度、小单位配送将使运输、配送车辆的次数增加,而车辆运输次数的增加带来的直接结果首先是城市交通阻塞现象日益严重。特别是在大都市、中心城市,更容易产生运输效率低下以及各种社会问题。(2)即时配送(Just in Time)对周围环境产生的影响:
地方经济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