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R编程和用I、J、K编程,程序格式不同,适应的场合不同。
一、用R编程的格式:G02/G03 X___ Z___ R___ F___
X和Z是圆弧终点坐标,R是圆弧半径,F是进给量。
用圆弧半径R编程时,相当于给定圆弧起点坐标、终点坐标和半径来画圆,
这时候有4种情况:
1、如果起点与终点之间的距离大于圆弧直径,则该圆弧无解,系统会报警。
2、如果起点与终点之间的距离等于圆弧直径,则该圆弧只有一个解(因为数控指令中确定了圆弧的顺逆)。
3、如果起点与终点之间的距离小于圆弧直径但是大于0,则该圆弧有2个解,如果R取正值,则加工劣圆,如果R取负值,则加工优圆。
4、如果起点与终点之间的距离等于0(重合),则该圆弧有无数个解。此时无法用R编程实现,所以出现了I、J、K编程。
二、用I、J、K编程的格式:G02/G03 X___ Z___ I___ J___ K___F___
X和Z是圆弧终点坐标,I、J、K是圆心相对于圆弧起点的相对坐标值。
用I、J、K编程的实际意义在于编制整圆的数控程序,其余情况都不是必须的。
了解以上信息,自然明白2种编程方法的区别了。由于I、J、K编程比较麻烦,往往只在整圆编程的时候才使用它。
如果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请及时采纳为最佳答案,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