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取决于教师、学生和课程资源三个关键要素。而教材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是教师、学生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媒体。做为教学的组织、主导者的教师要是自己的课堂高效,首先必须吃透课程标准、吃透教材、吃透学生,领会教材意图,弄清它在课标中的地位、目标要求,在小学各学段的内容分布、前后联系,把前后相关的知识整合起来,把教学的切入点设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此,教师课前要做好充分准备,备好每一节课。备课要做到目标定位准确;内容广度、深度适中,前后联系紧凑自然;重点、难点区分;教具、课件准备到位;教学时间安排科学合理。
其次,要处理好“主导”与“主体”的关系,真正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我们都晓得“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孩子喜欢哪个老师就会对该老师上的课青睐有加。事实上,在民主、平等、友好合作师生关系基础上,学生会积极、主动地探索求知。为此,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组织有序的教学过程,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往互动在有序的状况下进行,同时注意排除不必要的课堂干扰,保证课堂进程的时效性。并注意调控好教学活动的方向,使教学活动始终围绕教学目标进行,确保教学活动的高效,使教学活动过程成为高效的师生、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第三、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教师还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艺术,重视教学方法和技巧,选择适切的教学策略。课堂教学方法种类很多,每一种方法都具有其适用的有效范围,它的选择受制于教育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的具体特征以及教学环境等,对于同样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选择不同的教学策略,但是一定不能违背适切性的原则。
第四,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课堂师生应处于最佳的投入状态。教学实践证实,主动投入学习的效果优于被动投入;深层参与学习的效果优于表层参与。而要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师必须做到:(1)要求善于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合理适度的学习动机;(2)让学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3)提出富有挑战性的任务,引发学生积极思考与积极行动;(4)给予学生适当的鼓励。有效的课堂教学应当激发并保护学生主动学习的动机,课堂教学结束后又能保持学生继续学习和探究的愿望。目前我们宝鸡市开展的“一案三单”高效课堂教学实验在此正做有益的探索。我们坚信,教师放开手脚,给学生创造良好学习环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互相交流,学生学得愉快,学得自在轻松,课堂效率定能大为提高
第五,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还应注意学习效果的反馈矫正。教学是一个动态过程,学生反馈的学习信息更是千奇百怪。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以科学的态度、辩证的方法去对待学生课堂中反馈出的每一条解题信息,真正做到分析恰当、反馈巧妙、矫正得法,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以实现预期的高效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