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海带中提取碘?

2025-04-07 10:19:29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从海带中提取碘 

1、 称取40g干燥的海带,放在铁皿中焙烧,使海带完全灰化。

2、 将海带灰倒在烧杯中,依次加入40ml、20ml、10ml蒸馏水熬煮,每次熬煮后,倾泻出上层清夜,抽滤。将滤液和三次浸取液合并在一起,总体积不宜超过30ml。

3、 往滤液里加2mol/L 硫酸溶液酸化至pH值显中性。(海带灰里含有碳酸钾,酸化使其层中性或弱酸性对下一步氧化析出碘有利。但硫酸加多了则易使碘化氢氧化出碘而损失)。

4、 把酸化后的滤液在蒸发皿中蒸发至干并尽量炒干,研细,并且加入2g重铬酸钾固体与之混合均匀。

5、 将上述混合物放入干燥的高筒烧杯中,将装有水冷却的烧瓶放在烧杯口上。加热烧杯使生成的碘升华。碘蒸气在烧瓶底部凝聚。当在无紫色碘蒸气产生时,停止加热。取下烧瓶,将烧瓶凝聚的固体碘刮到小称量瓶中,称重。计算海带中碘的百分含量。

回答2:

海带中碘的提取
【实验目的】:提取海带中的碘元素
【实验原理】:利用氧化剂把碘离子氧化成碘单质,再用淀粉检验
2KI +Cl2== I2 +2KCl I2 遇到淀粉变蓝
【实验需要的仪器】:天平,镊子,剪刀,铁架台,酒精灯,坩埚,坩埚钳,泥三角,玻璃棒,分液漏斗
【实验药品的选择】:海带,氯水,淀粉溶液,四氯化碳
【实验步骤及现象】:
实验步骤 现象 解释及反应方程式
①用称取5g干海带,用刷子把海带表面的附着物(不要用水洗),用酒精润湿后,放在坩埚中。 海带表面原理有较多白色的附着物 不用水洗是为了防止海带中的碘化物溶于水而损失。用酒精润湿是为了让海带充分燃烧。
②把坩埚置于泥三角上,用酒精灯加热灼烧海带成至成灰,停止加热,自然冷却 干海带烧成白色灰烬 将有机碘化物转化为无机碘化物
③将海带灰转移到小烧杯中,加入20ml蒸馏水,搅拌,煮沸2~3min,使可溶物溶解,冷却。 海带灰煮沸时溶液浑浊 使碘离子进入溶液
④过滤,收集滤液,弃去滤渣 滤液 得到碘离子溶液
⑤向滤液中滴入1ml氯水,振荡。 滴入后溶液由无色变为棕黄色 方程式:cl2+2I-=2CL-+I2
⑥将氧化后溶液转移到分液漏斗中,向其中加入2mlccl4,振荡,静置。 加入ccl4后,溶液分层,有色层在上层,
振荡后溶液仍分层
有色层在下层,颜色 碘单质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大。
【讨论交流】
1、灼烧的作用是什么?除了灼烧外,还可以采用哪些方法来处理海带?
2、在第五步中为了将I-氧化为碘单质,滴加氯水能否过量?还可选用什么试剂?如何检验是否有碘单质生成?
3、碘元素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是如何转化的?
4.是否可以利用碘单质易升华的特性对其进行纯化?如果可以,如何进行实验?
【实验拓展】
如何从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中提取碘单质----------反萃取法:
①在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中逐滴加入适量40%NaOH溶液,边加边振荡,直至四氯化碳层不显红色为止。碘单质反应生成I-和IO3进入水中。
(方程式为3I2+6OH- = 5I-+ IO3-+3H2O)
②分液,将水层转移入小烧杯中,并滴加45%的硫酸酸化,可重新生成碘单质。由于碘单质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可沉淀析出。
(方程式为5I-+ IO3-+ 6H+ =3 I2+3H2O)
③过滤,得到碘单质晶体。
【反馈巩固】
1、用化学方法分离、检验植物样品中某元素或某成分时,是否都能用先高温灼烧再加水溶解的方法对样品进行预处理?
2、某研究小组测定菠菜中草酸及草酸盐含量(以C2O42-计),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菠菜样品预处理后,热水浸泡,过滤得到含有草酸及草酸盐的溶液。……
回答下列问题:步骤①中“样品预处理”的方法是。(A.灼烧成灰  B.研磨成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