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电阻公式:R=ρL/S(ρ是电阻率,与导体的材料有关;L是导体长度,S是导体的横截面积)可知:导体的电阻与长度成正比,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成反比。
因此,对于同一导体来说,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
扩展资料
并联电路的特点:
1、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的电压都相等,并且等于电源电压:U=U1=U2
2、并联电路中的干路电流(或说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I=I1+I2
3、并联电路中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的倒数和:1/R=1/R1+1/R2或写为:R=(R1+R2)/R1xR2
4、并联电路中的各支路电流之比等于各支路电阻的反比:I1/I2=R2/R1
5、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的功率之比等于各支路电阻的反比:P1/P2=R2/R1
除此外,基本公式有欧姆定律:I=U/R
基础理论是吧,这样说你应该能满意
每种东西都可以说成是电阻,只是电阻率大小而已
而东西都是由原子组成的,这你知道
然后电阻率是跟这些原子间电子的自由性有关的,自由性越大电阻率越大
再接着就是面积的问题,每样东西的单位电阻是一样的(理论上,现实可能由于一两个电子之类而有些微偏差)
也就是说单位面积内的自由电子数是一样的,面积越大,自由电子数越多,且原子间是有空隙的,这你应该也知道,单位面积里空隙总面积是一样的(同上),所以说面积越大,电子所受的阻碍也就越小
也就是说面积越大电流越大
根据R=U/I,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电阻的横截面积越大电流越大,也就是电阻越小
当然,这里所说的是在绝对真空的无重力条件下,且不考虑电阻的弯曲(电阻看成是直的),否则结果可能受各种场的影响
就像水流一样,小口径通过时所受到的阻力就大,流完同样的体积所需时间越长
电阻也是一样电流是电子的定向移动,那么横截面积越小,电子就会受到更大的阻力,也就是电阻。就像过独木桥一样。
在串联电路中,一个电阻值变小(或变大),则总电阻也会变小(或变大);在并联电路中,任一电阻的阻值变大,总阻值也变大(可认为是总电阻的那段导体又再次增加了长度);而任一电阻的阻值变小时,总电阻也会变小(可认为是总电阻的那段导体增加了横截面积)
根据电阻公式:R=ρL/S(ρ是电阻率,与导体的材料有关;L是导体长度,S是导体的横截面积)可知:导体的电阻与长度成正比,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成反比。因此,对于同一导体来说,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
希望帮助到你,若有疑问,可以追问~~~
祝你学习进步,更上一层楼!(*^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