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当初扶持过义和团,那为什么后来又要剿灭义和团呢?

2025-04-08 06:02:08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慈禧手底下的大臣大体上分为两派:一派是守旧派,一派是洋务派。戊戌变法失败后,守旧派反扑,一时间势力强大。1898-1900年间华北地区气象条件不好,农业歉收,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饥荒。另外,教民在传教士的庇护下,为非作歹,许多教案官府不敢管,百姓的冤屈得不到伸张,加之自然灾害的影响,民教矛盾日趋尖锐(当时的百姓认为西方人的到来破坏了原有的良好社会秩序,开矿山、修铁路破坏了风水,所以上天会降下惩罚,气象不正)。底层的排外情绪和上层守旧派对洋人的敌视,因为利益的需要,走到了一起。守旧派大臣向慈禧提议民气可用,主张利用义和团来对付洋人。
1898年的戊戌变法在短短一百多天时间里发布各种谕旨三百余件,这些诏令不分轻重缓急、雪花般地狂飞而下,改革官制、改革法律、改革军事、改革经济、改革文教、改革人才选拔制度等等,改革太急太猛,完全超出了当时的社会承受能力,不可能成功,慈禧及时出手制止是正确的。但是康有为借鉴唐朝神龙政变想出了围园杀后的昏招,企图利用袁世凯杀了慈禧,归政光绪帝,继续推行变法。慈禧因为康有为等人谋杀自己才杀的戊戌六君子。戊戌政变后,慈禧在西方列强要求其还政光绪的压力下,日益仇视列强,对守旧派大臣利用义和团的提议,很快接受,义和团大量涌入京城,这时慈禧才发现义和团根本不像守旧派大臣说的那样刀枪不入,可以抵抗洋人。这时慈禧的处境像是坐在义和团这个汪洋大海的一叶扁舟上,反抗就会翻船,只能被义和团裹挟着随波逐流。在八国联军攻破京师后,西逃的慈禧下令剿灭义和团,一方面是对义和团的仇视,另一方面也是在向洋人示好。

回答2:

慈禧当初扶持义和团,是为了挟制洋人,可后来情况发生了转变,义和团越搞越大,已经危及到自己的统治,所以又下令要剿灭义和团。

回答3:

这得从清朝政局说起!
戊戌政变后慈禧图谋废光绪另立皇帝,策划刚毅等人上奏。
西方列强得知后坚决反对,在西方列强的眼里光绪效法西方变法是对西方有利的,慈禧为了敷衍列强对各国说光绪有病(光绪没病),没想西方各国集体抗议还派西医给光绪看病,慈禧气急败坏。
晚清局势动荡,义和团打着扶清灭洋的旗号,正对慈禧的胃口所以慈禧开始支持义和团。利用义和团抵抗西方列强维护自身统治,没想到义和团失去控制越闹越大。还闹到了京城把西什库教堂给烧了,着还不算还把德国驻华大使给杀了。
西方组成八国联军攻进北京慈禧逃到西安与列强议和议和的条件就是就是镇压义和团,慈禧太后满口答应下诏镇压义和团。
后面的《辛丑条约》就不说了。

回答4:

那种一开始实习以为,通过义和团可以遏制住洋人。他认为,可能通过一波团能减轻洋人对他的压榨。可是后来,通过一切事实,他把洋人,并没有遏制住,相反让人对他下了死令。铲除义和团,所以在外力压下,他没办法治好,讲义和团定为判烂的。团体。进行了镇压。

回答5:

慈禧为代表的清政府,承认或者剿灭义和团,都是为了维护其反动统治的不同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