秧歌最早是以什么形成出现的?

2025-04-09 00:14:54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秧歌最早是以歌唱的 形式!!慢慢加上舞蹈,在 东北田间地头普遍.

回答2:

你好,是以歌唱形式

回答3:

一、秧歌的历史年限
  (一)、秧歌是古老的文艺活动。小时候建国初常听母亲讲解放前的秧歌见闻,而祖辈那些古稀老人也曾讲述他们小时看秧歌的趣事,可见秧歌的历史至少在百年以上。
  (二)、古典小说《水浒传》,特别是《红楼梦》中多次写到元霄佳节闹花灯之事,但却未有秧歌的描写和"高跷"的字样,作者曹雪芹生于1715年,卒于1764年,其书手抄本在其逝世前10年即已出现(即最早的手抄本脂砚斋甲戌本,乾隆19年),有此可见,250年前还没有秧歌和高跷。
  二、秧歌的起源
(一)、词典有注:秧歌是"主要流行于北方广大农村的一种民间舞蹈,用锣鼓伴奏,有的地区也表演故事,与小歌舞剧相似,叫扭秧歌或闹秧歌。"高跷:"民间舞蹈,表演者踩着有踏脚装置的木棍,边走边表演。"这说明秧歌起于北方,南方没有。而高跷易插难拢,南方没有"冻地",更不会有高跷。
  (二)、从一些小说和影视剧中看陕甘等地红军庆祝的场面,只有秧歌而无高跷,这一现象可以拨清:高跷秧歌起于东北。东北辽宁也极少,主要在黑、吉两省站上。
  三、秧歌的形成与思考
  (一)、不管是"站人发配说",还是"站人分配说",康熙年间二百多年前到此的"站人",毕竟是开发拓建了黑龙江荒原。当年其荒凉悲苦的岁月可想而知。每当天寒地冻,"过年"之际,更是思乡心切,归心如焚,便绑以高跷,翘首南望,长歌当哭,豪舞为乐,共度时光。待到春暖花开,放眼沃野,风吹草低面对亲手开垦的田垅,也觉心旷神怡,于是一边插秧,一边歌舞,逐年累月,便形成了"秧歌"习俗。
(二)、秧歌和京剧是"艺术姊妹"。咸丰年间,"徽班进京"之后京剧已初具规模。且慈禧及李莲英等高层人物都是爱好者,"堂会"演出不断,京剧得以发扬。我想,派往黑龙江站上视察的朝庭命官对盛行的京剧自然也不会空白或许率团慰问也未尝不可,于是对站上新兴的秧歌便有所熏染和指点。因而与京剧有许多共同之处,从服装、道具、脸谱、舞步以及鼓乐都极其相似。就连裤子着装也毫不含糊--五十年代以前的秧歌扮相都是古装,红色"连靴裤",脚面以下都有半尺高的白多功能围布,既可遮饰脚和踏板,又酷似文官武将的粉底皂靴。而且秧歌必备的唢呐与京剧不可缺少的京胡,其细腻、光亮的音色,催人奋进的效果也大同而小异。先人们就是在"当时本无意"之中创造、形成了如今这始料未及的一对传统艺术。
  (三)、习俗并非庸俗,传统也不可能"统传"。秧歌活动有可能像古代一些节日、规矩一样渐渐被舍弃,也可能像京剧一样被振兴和发展。它够不上国萃,但也算得上魂宝吧,虽然目前高跷秧歌渐少,但秧歌并未绝迹。京剧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出现了现代京剧(也曾有过低谷),秧歌在盛盛衰衰之中也出现了现代秧歌。这是进步,不能说是蜕化,也许就在这新旧变换的无意间将迎来秧歌的改革和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