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气与什么反应生成碘单质?

如题。
2025-04-08 09:50:33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一、实验原理: 1、用氯气进行卤素间的置换2、用强氧化剂去氧化碘离子 二、实验操作:1、用酸化的高锰酸钾溶液氧化:将碘化钾溶液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混合,立即产生棕色沉淀,过滤。2、用氯酸钾溶液氧化:将碘化钾溶液和氯酸钾溶液混合,无现象。3、用三氯化铁溶液与氯酸钾溶液混合,产生有金属光泽的沉淀,过滤。4、在密闭系统内,把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得的氯气直接导入保和碘化钾溶液,溶液颜色变深,生成碘单质沉淀。 三、实验现象:1、方案1产生碘单质,但是还伴有大量二氧化锰沉淀生成.2、方案2无任何现象。3、方案3只生成碘单质。4、方案4只生成碘单质。 四、实验分析:1、方案1也许高锰酸钾酸化度不够,故还产生杂质二氧化锰,难以分离。因为过滤后,仍有大量水,若等到水蒸发干,同时碘也升华,损失较大,且污染环境;若直接加热且凝华法分离,无法摆脱水蒸气干扰,试验难度较大。故该方法不很可取。2、方案2也许氯酸钾溶液浓度不够,或是氯酸钾溶液的氧化性不强,故不可取。3、方案3可取,因为生成沉淀只有碘单质,交易分离。4、方案4虽然也只生成碘单质,但是,制碘还需有毒气体氯气,不安全。五、实验“新”得:1、做上述实验最好用其相应饱和溶液,且氧化剂的量应该尽量大。2、对于滤后固体与水分离程度要求不高的时候,可以用吸水纸。3、虽然碘单质不挥发,但是易升华,会造成污染和碘损失,所以,保存时可以放在水中,由于碘单质在水中的溶解度不是很大,且密度比水大,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损失,且防止污染。4、由于碘单质易溶于有机溶剂,所以,沾在橡胶塞上且很难清洗的褐色,可以将其在95%的乙醇中浸泡,直到达到满意程度即可。5、由于碘单质升华速度较快,则,整个实验过程,尤其是提取碘单质的过程应尽量快。六、实验拓展:1、可以用更多氧化剂氧化碘离子,最终找到最合适的,最安全的,最环保的,譬如:过氧化氢。2、可以用此方法值得单质溴,并且找到最好的方法,便于实验室制取少量的溴单质,避免了大剂量购买造成的试剂剩余过多,留下安全隐患,不如用多少制取多少,而让其以盐的形势保存,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