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成分不同
奶精:氢化植物油,玉米糖浆,酪蛋白,香料,食用色素。
咖啡伴侣:第一成分是“葡萄糖浆”,也就是淀粉水解后产生的微带甜味、又能让溶液变浓的混合物。第二成分是“氢化植物油”,也就是大豆油或菜籽油经过人工催化加氢形成的一种半固态油脂。第三成分是酪蛋白酸钠。最后则是三类食品添加剂:稳定剂、乳化剂和抗结剂。
2、应用不同
奶精:含乳饮料、植物蛋白饮料、调味料、固体饮料、冷饮、烘焙食品、糖果、巧克力及其产品、果冻等食品,雪糕,KFC,麦当劳,德克士。
咖啡伴侣:现在已广泛应用于烘焙食品配料、冷制食品配料、糖果配料、固体饮料配料。
3、坏处不同
奶精:奶精吃多了对身体是有害无益的,长期食用更容易诱发血管硬化,增加患冠心病、肿瘤、哮喘等疾病的几率。
咖啡伴侣:在人工催化加氢之后,植物油中的天然不饱和脂肪酸大部分变成了饱和脂肪酸,而且其中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还可能失去天然的顺式结构,产生不自然的“反式脂肪酸”。营养学界确信,反式脂肪酸比饱和脂肪酸更危险,因为饱和脂肪酸仅仅升高血脂,
却并不降低有益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一些最新研究初步表明,反式脂肪酸还可能增加乳腺癌和糖尿病的发病率,并有可能影响儿童生长发育和神经系统健康,所以建议十四岁以下的儿童不喝为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奶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咖啡伴侣
咖啡里的奶精和咖啡伴侣是没有区别的,因为咖啡伴侣属于奶精。
奶精是一个大类,咖啡伴侣是这个大类下的小类。因为都是奶精,没有明确具体的品牌,是无法比较差别的。
奶精通常作白色液态或粉状。液态的奶精通常被包装在小型塑胶容器中,又称”奶油球“、”植脂奶“;粉状的奶精,又称”植脂末“。常用来添加于咖啡、红茶里或者淋于果冻、茶冻、龟苓膏上方,用来增加食物风味以及滑顺口感的产品。
咖啡伴侣是雀巢公司的粉末状奶精品牌,于1961年开始生产,为世界上第一种奶精品牌,由植物油脂提炼而成。自从1961年首度生产后,雀巢公司也引入了其他数种不同类型的”咖啡伴侣“奶精,如1989年的低脂咖啡伴侣及液态咖啡伴侣等。
扩展资料
关于”奶精“背景介绍
奶精的发展和咖啡有很大关系,资料显示,最初盛牛奶的容器叫做”creamer“,后来人们就把加到咖啡里的牛奶叫做”creamer“。但是液体的牛奶需要冷藏保存,使用起来很不方便。在20世纪60年代雀巢公司开发了一种叫做”咖啡伴侣“的东西来代替牛奶作为”creamer“,中文翻译成”奶精“。因为是粉末,不需要冷藏,所以大受欢迎。
后来其他的公司也生产了类似的产品,但是”咖啡伴侣“是雀巢的注册商标,不能使用,一般就直接叫做”非奶奶精“,或者更确切地说,叫做”咖啡增白剂“。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植脂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