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脑血管疾病,发生率不足所有卒中的1%.
根据病变性质,CVST可分为炎症型和非炎症型两类.炎症型中海绵窦和横窦是最常受累的部位.而非炎症型中上矢状窦最容易受累.横窦乙状窦血栓形成多继发于化脓性乳突炎或中耳炎.
为了更好地理解CVST的临床症状和体征,首先应该区分两种不同的病理生理机制.即脑静脉血栓——由静脉梗阻所产生的局灶性症状;脑静脉窦血栓——由静脉窦血栓导致颅内高压
.在大多数患者中,这两种病理生理过程常同时存在.脑静脉的闭塞产生局部脑水肿和静脉型梗死.病理检查可发现扩大,肿胀的静脉,水肿(包括细胞毒性水肿和血管源性水肿),缺血性神经元损害和点状出血
.而后者可融合成大的血肿被CT检测到.横窦乙状窦血栓形成可导致静脉压升高,从而影响了脑脊液的吸收而产生颅内高压.因为影响的是脑脊液循环的最后通路,蛛网膜下腔和脑室之间没有压力梯度,所以脑室并不扩张,也不会导致所有的患者都出现脑积水.
【治疗措施】
1.降低颅内压,控制脑水肿可用脱水剂,
利尿剂和激素等,并控制出入量.同时可使用低分子左旋糖酐和血管扩张剂.颅内高压危及视力及生命时可行减压手术.
2.治疗原发病
对炎性者特别已有脑膜-脑炎症状者,应针对致病菌使用大剂量抗生素,如青霉素2000万U/日,静滴,或氨苄青霉素12g/日,分4次肌注或2次静滴.还可同时椎管内注射庆大霉素5mg,1次/12小时或杆菌肽5000U,1次/日.病原菌不明者可加用氯霉素静滴2次/日.以上用药至少两周,热退或症状缓解后仍需用药一个月以上.对外伤所致并发血肿者可行手术清除.
3.对确无脑梗塞者,也可使用一些低于有效剂量的肝素,同时口服潘生丁或阿斯匹林等,以防止血栓的扩展.4.对症治疗如控制癫痫,维持营养及水电解质平衡,控制兴奋躁动等.
您好,静脉窦血栓的治疗恢复情况和预后首先要看病人目前的状态,以及起病的时间,并发症的多少等来综合评定。一般来说,越早治疗效果越好,到后期因为静脉窦血栓,同时容易并发脑出血、肺部感染等其他并发症,治疗难度大,恢复效果要差一些,即使抢救成功,也容易留下后遗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