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称的“县侯”是什么官级,相当于多大的官?

2025-04-09 07:53:17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县侯,爵名。
汉制侯爵衔按照大小可以分为,王,公,县侯,乡侯,亭侯,关内侯。没有伯子男三爵。
王公的权利相当大,在自己的领地上是享有绝对权利的。
县,乡,亭都是指封地的大小,也指爵位的尊卑,一亭不过十里,因此亭侯不算很大。像诸葛亮为武乡侯,但不只是个乡侯,因为他的封邑是武乡,其实是个县候,封万户。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县侯也就是常说的万户侯了。

回答2:

县侯不是官位,是食邑爵位,享受封邑的税收,没有行政权利。

县侯,爵名。 汉 制,列侯大者食县,小者食乡、亭。
三国 魏 定制:凡国,王、公、侯、伯、子、男六等,次县侯,次乡侯,次亭侯,次关内侯。 晋 亦有县侯。 南朝 陈 置开国县侯。至 宋 始废。《后汉书·孝桓帝纪》:“封 超 等五人为县侯。”《三国志·魏志·东夷传》:“皆以其县中渠帅为县侯。”

回答3:

县侯,爵名,源于汉制,后废除。县长级别,但没有实权。

回答4:

县候大于乡侯大于亭侯,郡、县、乡、亭,等于现在的市县镇村,是一种食邑爵位,你封了哪个地方的侯,哪个地方的税收就是你的奖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