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玉器中的人神仙佛及纹饰,也进入全新的发展和变化期,其形式之多为前所未见,计有宽衣博袖的文人士大夫、头戴乌纱帽的官吏、衣着华丽美妙的仙女、长髯无冠的老人或道士,与汉族人形殊别的所谓“胡人”和具浓厚佛教色彩的飞天等。
唐代玉器中的佛教文化内涵丰富多彩,是唐代玉器重要的文化特色,其中以飞天为典型代表,是时代最早的飞天玉器,是后世同类玉器的先导。唐代飞天玉器用料均由新疆和田羊脂玉、白玉雕就,在玉材和艺术上表现出飞天的圣洁与高贵。玉飞天的艺术风格为飘然妩媚,淡雅萧疏,情韵连绵,尤显灵动之美,尽显镂雕之妙。
唐代最善于吸收外来文化因素,作为汉族传统文化的营养。伎乐纹玉带板是唐朝引入西域音乐、文化的历史见证,是唐朝成功地进行东西部文化交流的重要内容。唐代玉带板上的伎乐纹中,演奏乐器者属坐部伎,铊尾上的舞蹈者属立部伎,其形象为:深目,高鼻,卷发,留胡须,着胡衫,紧袖,束腰、肩披云带,足蹬乌皮长靴、舞于氍毹上,舞姿生动传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