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贵勒斯泰萤石矿化点
(一)微量元素
贵勒斯泰萤石矿点是区域中产于花岗岩中的一个脉状萤石矿点,由多条整体走向NNE的小矿条 组成,由于其脉体长度不大,长期以来只有地表零星的、小规模的开采。萤石中的金属元素含量见表 4-7。5件萤石单矿物的铀的含量在(0.03~0.15)×10-6之间,钪的含量在(1.67~2.30)×10-6 之间,铬的含量在(1.83~3.54)×10-6,钴的含量在(0.49~0.64)×10-6之间,镍的含量在(1.09~1.23)×10-6之间(图4-9)。与苏-查萤石矿床和敖包吐萤石矿床相比,镍和钴的含量进一 步降低。所有样品的金属含量变化趋势相同,不同颜色萤石的成矿物质来源是一致的。
表4-7 贵勒斯泰萤石矿化点的矿石微量元素分析结果(wB/10-6)
主要矿石类型:GLS10-1,紫色萤石;GLS10-2,浅紫色萤石;GLS10-3,浅绿色萤石;GLS10-4,灰白色-浅绿色萤石; GLS10-5,靛青色萤石。
图4-9 贵勒斯泰萤石的金属含量变化曲线图
在微量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蛛网图上(图4-10),所有样品都具有近乎一致的曲线形式,具有 钍、铽、钇等元素富集,而亏损铌、钛和锆。这与苏-查和敖包吐萤石矿床具有相同的特征,反映其 物质源区的一致性。所有样品锶的含量基本没有变化,这与苏-查萤石矿和敖包吐萤石矿床相区别。主要可能是成矿围岩的不同的反映。
图4-10 贵勒斯泰萤石的微量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蛛网图(标准化数据据Sun et al.,1989)
(二)稀土元素
贵勒斯泰萤石的稀土元素含量见表4-8,其配分模式图见图4-11。5件单矿物的稀土元素总量(∑REE,不含钇)在(5.39~130.12)×10-6之间,其中浅紫色萤石的稀土元素总量39×10-6,而 绿色萤石的稀土元素总量最大,为130.12×10-6。浅绿色萤石的LaN/YbN为1.51,呈现轻稀土略显 富集的特征,其他萤石则表现重稀土富集的特征,LaN/YbN在0.43~0.79之间;除靛青色岩石样品 GLS10-5具有铕的正异常外,其余四件样品都表现为铕的负异常。因此,从整体上说,贵勒斯泰萤 石中的稀土元素在成矿流体中主要以配离子形式存在和运移的。
表4-8 贵勒斯泰萤石矿化点萤石的稀土元素分析结果(wB/10-6)
主要矿石类型:GLS10-1,紫色萤石;GLS10-2,浅紫色萤石;GLS10-3,浅绿色萤石;GLS10-4,灰白色-浅绿色萤石;GLS10-5,靛 青色萤石。
在Tb/La-Tb/Ca图解(图4-12)中,所有样品都投绘在岩浆热液成矿区域中,但几乎所有样品 都在Tb/Ca的方向表现出单方向的增加,表现出明显的钙同化现象,说明了成矿流体与围岩发生了 钙交换,也就是流体在运移过程中从围岩中(钾长花岗岩和流纹质凝灰岩)萃取了钙组分。
二、卫境花岗岩中的萤石矿化
(一)微量元素
在卫境花岗岩体中发育具萤石矿化的细粒花岗岩脉,其萤石的微量元素(表4-9)中铀的含量变化范围为(0.645~0.916)×10-6之间,铬的变化范围为0.93×10-6~1.21×10-6之间,钴的变化 范围在(7.56~8.35)×10-6之间,镍的含量在(38.6~40.4)×10-6之间,铜的含量在(1.71~ 1.79)×10-6之间,锌的含量在(3.78~6.75)×10-6之间(图4-13)。主要金属元素相比较表现为 高镍和钴的特点,这与苏-查萤石矿床相一致。
图4-11 贵勒斯泰萤石的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图解(标准化数据据Sun et al.,1989)
图4-12 贵勒斯泰萤石的Tb/La-Tb/Ca的双变量图解
表4-9 卫境花岗岩体中细粒花岗岩脉中萤石的微量元素组成(wB/10-6)
图4-13 细粒花岗岩脉中萤石的金属元素的含量变化曲线
在微量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蛛网图上(图4-14)萤石整体表现为富集钍、锶、重稀土元素和亏 损铌、锆和钛的特征。这些特征与区域上的苏-查矿床、敖包吐矿床和贵勒斯泰萤石矿化点的特征是 一致的,暗示了区域萤石矿床(点)的成矿物质来源具有一致性。
(二)稀土元素
细粒花岗岩中萤石具有较低的稀土总量(表4-10),稀土元素总量(∑REE,不含钇)变化范围 为(18.51~36.92)×10-6,轻、重稀土的比值在0.52~0.73之间,LaN/YbN在0.20~0.30之间,δEu在0.33~0.34之间,δCe在0.92~1.0之间。
表4-10 卫境花岗岩体细粒花岗岩脉中萤石的稀土元素组成(wB/10-6)
图4-14 细粒花岗岩脉中萤石的微量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蛛网图(标准化数据据Sun et al.,1989)
2件样品在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曲线(图4-15)表现为具显著铕负异常的重稀土富集特 征,基本不显示铈的异常。同区域上其他萤石矿床一样,重稀土富集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暗示了该成 矿流体经历了较为充分和长期的演化,稀土元素在流体中是以配离子形式存在和运移的。
图4-15 细粒花岗岩脉中萤石的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曲线(标准化数据据Sun et al.,1989)
在Tb/La-Tb/Ca图解(图4-16)中2件萤石样品中都投绘在热液成因区域,并且显示出初始结 晶的趋势,指示了萤石的岩浆热液成因特征。
图4-16 细粒花岗岩脉中萤石的Tb/La-Tb/Ca图解(底图据Moller et al.,1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