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的表现手法 这是由于现实矛盾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其形式有二:1.句法对比者,如“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之耽也,犹可说也;女子耽也,不可说也”。这是士和女两种不同人物的对比。“桑之未落”与“桑之落兮”的对比,“不见复关”与“既见复关”的对比,都是互相映衬,收到更好地塑造形象、抒发感情的效果。2.前后对比者,如氓在未婚前是“言笑晏晏,信誓旦旦”;在婚后则“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前后不同态度互相映衬,描绘出氓虚伪的本质。
《氓》运用了对比手法,有多个方面的对比:
1. 婚前与婚后的对比。婚前的美好和婚后的无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婚前,“氓之蚩蚩”,一副老实相,旦发誓将“室家盟兮”,旦等于是求婚的,你看,氓是多么的老实和可爱。这不,刚一结婚,就迫不及待的“至于暴矣”,等到了凶暴的样子。旦为他“靡室劳矣”,“夙兴夜寐”,任劳任怨,甚至“自我徂尔,三岁食贫”。可氓这个负心汉却“士贰其行”。旦在夫权淫威下,身心备受摧残,终于被抛弃。
2. 氓前与氓后的对比。氓在求婚时也是一副老实相,还“信誓旦旦”,旦等于是说:“至于幽谷嘛,我就不至于像小弟弟那样了。”在求婚时可以说氓不是东西,但那时的氓不是特坏,旦只能说他在搞恶作剧,或者说是在玩爱,还不至于很坏。经过了几年之后,“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这就给氓的变心提供了借口。旦的外貌变化了,人们常说的“娶妻以德”的“德”就是妇德,作为具有妇德的仲妮应该相夫教子,但却“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这就成了氓变心的一个口实。氓的变心是由于旦的“过时而不采”和“将子无怨”。采摘番茄如果不及时采摘就会腐烂,就会不好吃。桑榆暮景,应及时把握,及时采摘。这是一幅一夫一妻制的画卷:“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3. 结构和修辞上的对比。全诗共六章,一、三章交待恋爱过程,追述婚前在氓家做客时的所见所闻;二、四、五章控诉婚后被虐待和被遗弃的痛苦;第六章除了表示对氓的坚决诀别外,还表现出自己的无限懊悔与万般怨恨。各章内容相对独立又前后照应,形式上各自相对独立但又互为补充。如第一章“送子涉淇”与第四章“淇水汤汤”照应;第一章“匪我愆期,子无良媒”与第五章“将子无怒”照应;第一章“复关望之”与第四章“泣涕涟涟”照应;第一章“载笑载言”与第五章“言笑晏晏”照应;第一章“尔卜尔筮”与第三章“以尔车来”照应;第一章“体无咎言”与第三章“咎言”照应;第一章“以我贿迁”与第三章“以尔车来,以我贿迁”照应;第四章“女也不爽”与第五章“士贰其行”、“二三其德”照应;第四章“以我贿迁”、第五章“至于幽谷”与第六章“静女其姝”形成鲜明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