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问题

2025-04-13 11:39:45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1、问题一中硝酸铵的分解规律是这样的:

如果组成的铵盐的酸是具有强氧化性的酸,在较低的温度下慢慢分解可得到NH3和相应的酸,如NH4NO3。

NH4NO3====HNO3+NH3↑

可由于生成的氨气具有还原性,硝酸具有氧化性,生成的NH3易被HNO3氧化,由于反应时的温度不同,形成氮的化合物也不同,如将NH4NO3。从微热至不同的温度分别可得到N2O、NO2、N2O3、N2等。

NH4NO3加热到190℃时分解生成一氧化二氮和水。

若加热到300℃左右时分解生成氮气、硝酸和水。

如果加热NH4NO3的温度达到480℃~500℃或NH4NO3受到撞击,分解生成氮气、氧气、水,发生爆炸。

各种铵盐只有在固态时,才能较好地受热分解

2、顺序是1.2.3
大气固氮是将游离态的氮气固定成氮的氧化物,所以氮元素价态由0升高,故氮元素被氧化;硝酸银的分解是个分解反应,硝酸根中的氮元素价态下降,故为被还原;最后一个实验室制取氨气是氯化铵的分解反应,氮元素价态不变,故既不被氧化也不被还原。

3、答案是C

这个题涉及到阳离子得电子顺序问题。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表,可知金属越容易失去电子,其阳离子越不容易得到电子。电路中通过0.04mol电子,说明有0.04mol电子发生了转移,根据这个条件,分析选项(注你的体积给错了,应该为100ml)
选项A,可知,在银离子和氢离子的混合溶液中,得电子顺序为:银离子>氢离子,又银离子的量为0.1*0.1=0.01mol,其得电子的数量也为0.01mol,故析出金属银的质量为108*0.01=1.08g
选项C,同理,可知析出铜的质量为64*0.02=1.28g(铜得电子数量为0.02mol)
选项B和D,与A、C相反,得电子顺序为氢离子>锌离子(铅离子),而氢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03mol,需要得到电子0.03mol;锌离子(铅离子)只能得到剩余0.01mol电子,计算可知析出金属量最多的为C

4.答案为A
这个没有什么好解释的。A中氟单质只有氧化性;钾单质是典型的金属,只有还原性;HCl中氢元素的价态可以降低,被还原为氢气;氯元素的价态可以升高,被氧化成氯气,所以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符合要求。
B中H2不对;C中二氧化氮和溴单质均不对;D中二氧化硫不对。
是否可以解决您的问题?

回答2:

106是钯的分子量(即相对原子质量)

像这些一般都要死记的,题中一般不会给出元素分子量。

所以,该背还得背。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