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振动和分子转到的区别

2025-04-14 15:21:54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远红外区双原子吸收光谱是一组线,频率刻度分隔比较均匀。这是转动能级跃迁引起的,可以从转动吸收线的间隔计算转动惯量,从而计算原子间距。直线多原子分子在远红外区表现和双原子分子相同,分子只有单一转动惯量,单个分子内的多个核间距无法计算。
振动能级间隔比转动能级宽,对应振动能级跃迁谱线在红外区。

振动如同弹簧的拉伸释放,由于介质的摩擦力,振幅衰减至静止,能量并没有消失,而是引起弹簧周围环境温度稍微上升。而分子振荡一开始就可以继续下去。分子没有摩擦力而是通过和其他分子、电磁波相互作用发射和吸收能量。

能量经典均分 就是平动、转动、振动。线性分子转动有两个自由度,非线性分子转动有3个自由度。N个原子组成的分子有3N个自由度,平动总是3个自由度。 线性分子振动为3N-5个,非线性分子振动自由度为3N-6。

平动对应1/2kT,转动对应1/2kT,振动对应kT。 比如乙烷 3N=24,3个平动、3个转动、18个振动自由度。加起来那么乙烷分子平均能量就是21kT 。

乙烷分子是否就是21kT呢?转动与振动能量用光谱法测量,而分子平动能用分子束实验或精细光谱效应来测定。 还有一种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测定气体热容。热容告诉了我们一物质当温度升高时储存能量的容量。 对于乙烷 C=21nR……。但实验事实上只有3.35。如此大的差距在于必须引入量子论用波函数计算,因为振动能只有在较高温度时才参与能量均分。

转动量子比平动量子大许多数量级但仍小于平均经典能量kT,室温足够高能量趋近于经典值,低温下有很大误差。振动量子能级几乎都是低量子数,量子效应突出,乙烷的巨大差别几乎全由振动能没做出贡献。
-----------------------------------------------------------------------------------------
一般温度不太低时转动能趋近与经典值(低温下有大误差),而振动能与经典值巨大误差,另外分子振动也非严格简谐振子。

请采纳

如果你认可我的回答,敬请及时采纳,
~如果你认可我的回答,请及时点击【采纳为满意回答】按钮
~~手机提问的朋友在客户端右上角评价点【满意】即可。
~你的采纳是我前进的动力
~~O(∩_∩)O,记得好评和采纳,互相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