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武王与秦昭襄王谁更厉害

2025-04-17 14:33:03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秦昭襄王(前325年-前251年),一称秦昭王,嬴姓,赵氏,名则,又名稷[1] ,秦惠文王之子,秦武王异母弟,战国时期秦国国君。早年在燕国做人质。公元前307年,秦武王去世,秦昭襄王与其弟争位,遂立。公元前306年—前251年在位,为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国君之一。在位时,秦国继续扩张。最著名的、决定秦赵两国命运的长平之战,就是在秦昭王在位晚期发生的。
秦昭襄王在位初期,由其母宣太后当权[2] ,外戚魏冉为宰相,史称“王少,宣太后自治事,任魏冉为政,威震秦国”。魏冉推荐白起为将军,先后战胜三晋、齐、楚等国,取得魏国的河东和南阳、楚国的黔中和楚都郢(今湖北江陵西北)。
秦昭襄王四十一年,昭王听从魏国人范雎的话,夺了宣太后、魏冉等人的权,拜范雎为宰相,改为施行远交近攻的策略,又在长平(今山西高平西北)大胜赵军。手下文有范雎,武有白起等能臣良将,公元前256年又灭亡西周国(此西周不是作为朝代的“西周”,而是战国末期的西周公国),奠定了秦统一战争的胜利基础。[3]
秦武王出生于秦惠文王十年(公元前328年),是秦惠文王与惠文后所生之子。秦惠文王更元十四年(公元前311年),秦惠文王去世,秦武王即位。当时韩国、魏国、齐国、楚国、越国都来朝拜秦国。[1]
秦武王当太子时,就很不喜欢张仪,等到他即位后,很多大臣在秦武王面前指责张仪说他为人不讲信用、反复无常,以出卖自己的祖国谋图国君的恩宠,如果大王要再任用他,恐怕被天下人所耻笑。[2] 同年,蜀相陈庄作乱,杀死蜀侯通国。[3]
秦武王元年(公元前310年),秦武王与魏襄王在临晋(今陕西大荔东)会见。不久,秦武王派甘茂平定蜀国叛乱,诛杀陈庄。[4] 同年,秦武王将张仪、魏章驱逐回魏国,并派兵攻打义渠、丹犁。[5]
秦武王二年(公元前309年),秦武王在秦国设置丞相的官位,任命甘茂为丞相兼领上将军,樗里疾为右丞相。[6]

攻取宜阳
秦武王三年(公元前308年),秦武王与韩襄王在临晋城外会见。同年,秦武王对甘茂说:“寡人想乘着垂帷挂幔的车子,通过三川郡,一睹周天子王城的辉煌。如果能满足这个愿望,即使死去也心满意足。”[7] 甘茂心领神会,对秦武王说:“请允许我出使魏、赵两国,与两国相约去攻打韩国,并请向寿和我一同前往。”秦武王答应甘茂的请求。[8]
甘茂奉命先出使魏国,后出使赵国。[9] 甘茂回国后对向寿说:“请您回去将我出使两国的结果报告给大王,说‘魏国已答应共同出兵,但我希望大王先不要攻打韩国’。事情成功,全算作您的功劳。”向寿回到秦国,将甘茂的话转告给秦武王,秦武王到息壤迎接甘茂。甘茂到达息壤,秦武王问他不攻打韩国的原因。甘茂回答说:“宜阳(今河南宜阳西)是大县,集中上党、南阳两郡的兵力和财物,名为县,实为郡。现在我国不远千里出兵攻打宜阳,取胜有很大困难。从前曾参居住在费邑(今山东鱼台西南),鲁国有个与曾参同姓同名的人杀了人,有人告诉曾参的母亲说‘曾参杀了人’,他的母亲正在织布,神情泰然自若。过了一会儿,一个人又来告诉他的母亲说‘曾参杀了人’,他的母亲仍然织布神情不变。不一会,又有一个人告诉他的母亲说‘曾参杀了人’,他的母亲扔下梭子,走下织布机,翻墙逃跑。凭着曾参的贤德与他母亲对他的信任,有三个人怀疑他,真使他母亲害怕他杀了人。现在我的贤能比不上曾参,大王对我的信任也不如曾参的母亲信任曾参,可是怀疑我的决非只是三个人,我害怕大王也像曾参的母亲一样怀疑我。当初,张仪向西兼并巴蜀的土地,向北扩大西河郡之外的疆域,向南夺取上庸(今湖北竹山东南),天下人并不因此赞扬张仪,而是认为大王贤能。魏文侯派乐羊带兵攻打中山国,攻打三年才攻下中山。乐羊回到魏国论功请赏,而魏文侯把一箱子告发信拿给他看。吓得乐羊一连两次行跪拜大礼说:‘这可不是我的功劳,全靠君侯。’如今我是个寄居秦国的臣僚,樗里疾和公孙奭二人会以韩国国力强大为理由来同我争论攻韩的得失,大王一定会听从他们的意见,这样就会造成大王欺骗魏王而我将遭到韩相公仲侈的怨恨。”秦武王说:“请让我跟您盟誓。”同年秋天,秦武王派甘茂与庶长封率军攻打宜阳。[10-11]
当秦、韩两军在宜阳交战时,冯章对秦武王说:“宜阳久攻不下,如果韩、楚两国联合,趁我军疲惫之时进攻,那么我方肯定处境危险。不如大王许诺将汉中郡割让给楚国,麻痹楚国不让它救援韩国,这样韩国必然孤立。”秦武王于是派冯章出使楚国,向楚怀王许诺割让汉中之地。宜阳之战结束后,秦武王背约没有割地。[12]
甘茂攻打宜阳五个月还未能攻下,樗里疾和公孙奭果然提出反对意见。秦武王想召甘茂回国,打算退兵。甘茂说:“息壤之盟就在那里,大王您可不要忘记。”秦武王于是增调兵力援助甘茂。[13]
秦武王四年(公元前307年),秦军攻克宜阳,斩首六万。秦军乘胜渡过黄河,夺取武遂(今山西垣曲东南)并筑城,韩襄王被迫派公仲倗到秦国谢罪,同秦国讲和。[14] 而前来救援韩国的楚国大将景翠趁机进兵,秦国被迫献煮枣(今山东东明南)求和。同年,魏襄王派太子朝见秦武王。[15-16]
同年,秦武王封蜀侯通国之子公子恽为蜀侯,并派司马错帅领巴、蜀联军共十万,携带大船万艘、米六百万斛从枳县(今四川涪陵西南)南部攻打楚国,夺取了商于(今湖南西部及贵州东北部)之地,建立黔中郡。

意外身亡
秦武王有力气,爱好游戏,大力士任鄙、乌获、孟说都因此位居高官。秦武王与孟说举鼎游戏,折断腿骨。同年八月,秦武王去世,朝臣诛杀孟说全族。秦武王娶魏国女子为王后,但没有儿子,于是群臣迎接秦武王异母弟、在燕国作人质的公子稷回国继位,是为秦昭襄王。[17]

为政举措编辑
战略战术
秦武王元年(公元前310年),韩、魏、齐、楚、越怀着不同的目的来祝贺武王荡即位为新的秦王。秦武王亲自接见越国使者,与越国达成夹击楚国的密约,以此制楚。越国在勾践灭吴后成为东南大国,国力强盛,此时是仅次于楚国的第二大国。楚、越水土相接,人文相近,彼此以为害,一直都在谋划消灭对方。
秦武王重齐使,示秦、齐夹击韩魏之形,以此绝韩魏趁秦武王新立攻秦妄想。 秦武王派樗里疾与韩使欢娱,叙秦韩之好,以此羁縻韩国。樗里疾的母亲是韩女,秦武王的母亲是魏女,是秦惠文王与魏襄王结盟时定下的姻亲。此时,齐国孟尝君为齐相,压迫魏国,魏国权衡利弊,在秦齐之间左右摇摆。秦武王亲自与魏襄王在临晋相会,稳住魏国。 通过一系列紧张的外交活动,秦武王稳住周边邻国,使其不能趁秦新君初立图秦。秦武王在稳定周边邻国后,开始着手解决秦中央的魏籍权臣问题。

历史评价编辑
贾谊: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18]
司马迁:武王有力好戏。[19]

回答2:

秦昭襄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