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卵后毛细血管及来自周围基质的纤维母细胞增生进入基底膜,首先形成血体,排卵后2—3天,卵泡内膜细胞恢复对LH的反应而黄素化。催乳素促使LH受体的恢复,颗粒细胞也黄素化形成黄体,卵泡发育的不同类型影响黄体的功能。黄体产生雌激素和孕激素,作用于子宫内膜,为胚胎的植入做准备。黄体功能一般持续14±2天左右。由于E2和P的负反馈及抑制素的作用,促性腺激素下降,黄体与排卵后1周开始逐渐退化,经过5个周期变为白体。如果有胚胎植入,产生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就可以维持黄体。妊娠6周时,由于血管及结缔组织的增生和黄素化颗粒细胞及泡膜细胞的增大,黄体的体积增大了1倍,以后又逐步发生退行性变,胎盘取代黄体的功能。到妊娠足月时,黄体缩小到月经周期时的一半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