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伊尔-76对起落架和发动机设计就比C-141还要优秀。第一架伊尔-76原型机于1971年3月25日在莫斯科中央机场首次试飞,同年5月27日在第29届巴黎国际航空博览会上公开展出。1974年由苏联空军航空运输司令部进行验收鉴定,认为飞机达到要求。试飞持续到1975年结束,尔后投入批生产并交付部队和民航。到1992年初,共生产700多架,年产量在50架以上。伊尔-76运输机1975年结束试飞,尔后投入成批生产,并交付部队和民航使用。 伊尔-76其产量在所有大型军用运输机中遥遥领先------甚至超过的其他全部机型之总和。 世界大型运输机生产情况列表(截至2014年)机型服役时间总产量起飞重量生产现状安22“雄鸡”196968250吨停产伊尔76“耿直”系列1975943200吨 生产中
(乌里扬诺夫斯克,航星SP厂) 安124“鲁斯兰”198655405吨C-141“运输星”1965276155吨停产C-5“银河”1970131379吨停产C-17“环球霸王” 1993256265吨停产 A-400M------11141吨预生产(塞维利亚飞机总装厂)Y-20“鲲鹏‘------2200吨预生产(西安飞机制造厂)安-70------3130吨预生产(基辅飞机制造厂)C-X------8141吨预生产(川崎重工)
70年代的苏联运输机。为什么中国一直在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