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南沙区离广州南站近。
1、南沙区,广东省广州市市辖区,为广州城市副中心,位于广州市最南端、珠江虎门水道西岸,西江、北江、东江三江汇集之处。全区总面积803平方公里,下辖3个街道、6个镇,区人民政府驻黄阁镇。截至2019年末,全区常住人口79.61万人,户籍人口46.33万人。
2、南沙区地处珠江出海口和粤港澳大湾区地理几何中心,是广州市唯一的出海通道,也是连接珠江口两岸城市群和港澳地区的重要枢纽性节点。
3、境内有珠江三角洲西部唯一的深水码头南沙港、中国三大造船基地之一的中船龙穴造船基地和广东省首个通过国家正式验收的保税港区广州南沙保税港区,广深港高速铁路、广州地铁四号线等交通大轴线纵横贯穿。
扩展资料
1993年5月,国务院批准设立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2005年4月,南沙区成为广州市行政区。2012年9月,南沙新区获批为国家级新区。2014年,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立,南沙新区片区为其中面积最大的片区。
2019年,南沙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83.23亿元,增长10.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197元,增长10.6%;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5072元,增长10%;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4173元,增长9.2%;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3862元,增长6.8%。
2020年6月,经中央依法治国委入选为第一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和项目名单。
广州南沙区离广州南站近南沙区位于广州市最南端、珠江虎门水道西岸,是西江、北江、东江三江汇集之处;东与东莞市隔江相望;西与中山市、佛山市顺德区接壤;北以沙湾水道为界与广州市番禺区隔水相连;南濒珠江出海口伶仃洋。地处珠江出海口和大珠江三角洲地理几何中心,是珠江流域通向海洋的通道,连接珠江口岸城市群的枢纽,广州市唯一的出海通道,距香港38海里、澳门41海里。总面积783.86平方公里。

地质地貌
南沙区地质基底由古生界变质岩系构成,最老的下古生界震旦系变质砂岩、板岩、片岩及硅质岩,分布在南沙街的塘坑至南沙林场鸢鹅山一带;加里东期的混合花岗岩分布在南沙街深湾;大面积的基岩是燕山期的细粒、中粒、粗粒黑云母花岗岩,分布在黄山鲁、大山乸山一带;中新生代断陷盆地沉积的陆相砾岩、砂砾岩、砂岩及泥质粉砂岩,分布大虎山和小虎山一带。地形中间高、四周低。地貌类型有低山、丘陵、台地、平原和滩涂,其中低丘台地占总面积47%,平原占53%。区内最高点黄山鲁山海拔295米。日广州市南沙区属于南亚热带季风性海洋气候,温暖、多雨、湿润,夏长冬短,夏季时段超过六个月。四季气候可概括为,夏无酷热,冬无严寒,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