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子电路中,元器件的短路有几种情况?

2025-04-09 11:50:16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由于焊锡过多可能会将相邻的线路串接,造成短路。
另外,由于焊接时间过长造成元件烧毁而短路。
造成短路的原因有好多种,一般来说有:1,由于线与线之间的绝缘破坏后造成线间的短路;2,某些电子元器件的连接错误而造成的短路;3,线路中某些电子元器件损坏而造成的短路(击穿现象);4,线路操作失误或错误的接线。
以上仅是几种比较常见的原因,还有其它很多的原因也会发生短路现象,总之,要防止短路现象的出现,就要规范地操作,正确地接线,不要使设备超范围、超额定条件工作,定期对设备检查保养,发现隐患及时排除,基本就可以防止短路现象的出现了。
在电路中短路是怎么回事?
短路是物理电学中常见故障,即在电路中用电器两端直接由导线连接叫局部短路;另一种情况电源未经任何用电器而直接用导线相连通叫电源短路。
由欧姆定律:I=U/R可知,当电源电压v一定,R很小时,电路中电流将瞬间增幅很大,由焦耳定律Q=I2
Rt,时间T一定,导线将发热升温,乃至发生火灾。
简单的说,短路就是在电器线路上,由于种种原因相接或相碰,不应该连在一起的两根实电路连在了一起,产生电流忽然增大的现象。
相线之间相碰叫相间短路;相线与地线、与接地导体或与大地直接相碰叫对地短路。
就是电路中没有了电阻,电流过大,足以把电器烧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