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出所采集信息是否会留案底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不一定留案底,看具体情况。留下案底(即违法犯罪记录)与采集信息是没有关系的,现在采集指纹及DNA都属于日常工作,从今年开始申领身份证都需要被采集指纹了,这很正常。能留下案底的只能是因为违法被公安机关处罚过,或因为犯罪被法院判刑才能被记录。刑事拘留是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对直接受理的案件,在侦查过程中,遇到法定的紧急情况时,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所采取的临时剥夺其人身自由的强制方法。刑事拘留的结果不必然构成犯罪,对重大嫌疑分子经拘留期间的调查,排除犯罪嫌疑,不构成犯罪的,予以释放,发给释放证明,此种情况下,撤销刑事案件,不构成犯罪必然不会留下案底。但若经公安机关侦查,经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并最终经人民法院判决有罪,则刑事拘留30天的结果会留下案底。
派出所信息采集会删除吗
公安机关信息采集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其基础信息化建设,充分发挥基础信息在反恐维稳、打击犯罪、重大安保、治安管理、服务群众等方面的支撑作用,提高动态化、信息化条件下公安机关驾驭社会治安局势的能力和水平,通常在采集的时候有相关的通知。信息采集只是协助调查,对你没什么影响。也不需要删除什么,没有档案记录。公安部要求的五提取:
1、人员身份确认(核实户籍资料);
2、指纹提取;
3、手机信息提取;
4、DA采集(有唾液提取、血液提取等);
5、有交通工具的排查是否属嫌疑车辆。(有吸毒嫌疑的要进行尿液检验)。
五提取主要针对在巡逻中发现的无法出示身份证或行迹可以人员,对破获辖区内的案件提供有用的线索。
被提取人不会留下案底(没做违法的事情为前提),排除嫌疑后就可以回家,性质属于详细登记而以,所以不用担心。另外派出所对被提取对象有保密义务,这点可以放心。
法律依据:
《公安机关出具有无违法犯罪记录证明工作规定》第五条 本规定所称的违法犯罪记录证明事项不包括以下情形:
(一)行政
1.治安调解协议,不予处罚决定;
2.警告、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决定,以及交通违法罚款(申请校车驾驶资格的按照《校车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办理);
3.传唤(强制传唤)、继续盘问、拘留审查等行政性措施;
4.其他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
(二)刑事
1.刑事和解协议、撤销刑事案件决定;
2.因没有犯罪事实(含证据不足,不能认定有罪),或者有《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规定情形之一,检察机关作出的不起诉决定和法院作出的无罪判决;
3.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刑事拘留、逮捕等刑事强制措施信息。
(三)行政案件办理或者刑事诉讼活动中形成的,记载案件受理、立案、调查取证、起诉、审判等内容的过程性信息;
(四)按照有关规定已被封存或者应当被封存的公民在未成年期间实施的违法犯罪的处理记录,但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规定进行查询的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