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工程安装的实际经验,一般是提升高度超过30M就需要安装平衡补偿链。在实际运用中,由于电梯的类型,载荷,环境均不相同,所以按照实际经验法来设置临界提升高度并不推荐,如确需采用,也应将系统安全优先考虑,而不是考虑成本。由于每台电梯曳引条件各不相同,不能以一个定值来作为平衡补偿链设置的临界提升高度。应该根据每台电梯的曳引条件,保证电梯在轿厢装载工况和紧急制动工况时,钢丝绳都不会打滑来确定平衡补偿链设置的临界提升高度。即电梯在轿厢装载工况和紧急制动工况时,曳引轮两侧钢丝绳中的较大拉力与较小拉力之比应满足以下条 件:
(e:自然对数底;a:钢丝绳在绳轮上的包角;f:当量摩擦系数;T1、T2:曳引轮两侧钢丝绳子中的拉力)
1、 T1/T2的计算
1.1轿厢装载工况
T1/T2的静态比值应按照轿厢装有125%额定载荷并考虑轿厢在井道的不同位置时最不利的情况进行计算。实际上,当轿厢位于底层站时,T1/T2的静态比值最大。 (Q:额定载荷;P:轿厢自重; n:钢丝绳根数;qs:钢丝绳单位长度重量;H:电梯提升高度;i:钢丝绳倍率;φ:平衡系数,一般乘客电梯取0.44,载货电梯取0.5)
1.2紧急制动工况
T1/T2的动态比值应按照轿厢空载位于顶层站和装有额定载荷位于底层站时进行估算。
1.2.1当轿厢空载位于顶层站时,T1/T2的动态比值为:
(g:重力加速度;a:制动减速度,正常情况取0.5m/s2;qt:随行电缆单位长度重量) 1.2.2当轿厢空载位于底层站时,T1/T2的动态比值为:
由上述三种工况求得的临界提升高度之中,最小的Hj值就是电梯平衡补偿链设置的临界提升高度。
参考:https://wenku.baidu.com/view/c2319924dd36a32d73758196.html《补偿链的计算》
根据目前工程安装的实际经验,一般是提升高度超过30M就需要安装平衡补偿链
11层以上
25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