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缓解家庭中孩子与父母的关系紧张问题?

2025-04-07 10:23:28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和谐的交流,什么时候父母不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什么时候孩子能体谅父母,那么和谐家庭就能实现。 父母肯定会为孩子考虑的,但是他们毕竟还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是他们认为对的,但是别忘记了,孩子也是个有着独立思想的人,有些时候他们有着自己的看法,而不同人的想法一旦强加对方,那么就会变得扭曲、对抗。所以,我觉得父母可以为孩子考虑,可以分析,但是决定权还是应该在孩子手上。 孩子童年因为不成熟的原因,会任性,调皮,自私,不过其实这都是可以改变的,孩子的世界观毕竟薄弱,简单。孩子一出就是一张白纸,青少年顶多也就是铅笔画,还可以涂掉。榜样的力量很大,家庭的环境非常重要。这决定着这个孩子的性格。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偶像。。。。。。。。 所以,一个父母的定位非常重要,不是养蝉人,而是引路人。。。。

回答2:

孩子跟父母关系紧张怎么办?
1、训诫、教条、矛盾
这是传统父母表达望子成龙的心情,急于向孩子说教的方式:“当一个学生就是要上学,难道你不知道吗?”虽然这是父母在表达关心,但是教条式的说词,并不能真的安抚孩子当下不想上学的心情,甚至会激起孩子的不耐烦和反感,无法解决问题。还有些父母管教孩子的时候自身态度很矛盾:买电动玩具给孩子,然而如果孩子玩却又骂他。
2、否定、拒绝、疏离
拒绝孩子:“你的事我不管!”;疏离:对孩子漠不关心。或者把孩子总当小孩看,未能尊重孩子也是完整的个体,常会使用这样的否定来回应孩子:“不要再说了!都是借口!每次总是会有一大堆捏造的理由!”关闭了与孩子深入互动的管道,当孩子不断被父母否定,他也就与父母越来越疏远了。
3、比较
“你看看隔壁的xx那么乖,要多和人家学学,不要每次都让妈妈没面子。”父母原本是希望鼓励孩子,却使孩子在比较中不断失去了自信心,反而自甘堕落。
4、自以为是
主观性强的父母在孩子遇到什么情况时,总是自做主张为孩子下定论:“你一定是功课没写完,要么就是和别人打架了,才不敢去上学,是不是?”让孩子觉得百口莫辩、有口难言,或觉得挫折、不被了解,而懒得理父母。

5、宣泄委屈
父母把所有的委屈一股脑儿向孩子宣泄:“我辛辛苦苦赚钱是为了什么?怎么生出你这种不长进的孩子?”孩子将同时背负自己与父母的压力,一旦有一天承受不住而爆发,将更不可收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