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高帝四年(公元前203年)始置东光县。时属幽州渤海郡。汉章帝建初四年(79年)东光县改隶乐成国。汉和帝永元七年(95年)还属冀州渤海郡。
三国时期东光为魏国地,隶属冀州渤海郡。
西晋时期东光县初属冀州渤海国。晋武帝咸宁三年(277年)废国改郡。晋武帝太康十年(289年)改隶冀州国。晋惠帝太安元年(302年)还属冀州渤海郡。
南北朝北魏时东光属冀州渤海郡。魏文成帝太安四年(458年)渤海郡郡治迁至东光县城。东魏时(534年-550年)东光县仍属冀州渤海郡。北齐、北周时东光均属渤海郡。
隋代东光县初属渤海郡。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年)改隶冀州。开皇九年(589年)置观州,东光县属观州。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年)废观州,东光还属冀州,大业三年(607年)改隶平原郡。[1]
唐代高祖武德四年(621年)置观州,东光县隶属观州。唐太宗贞观十七年(643年)废观州,设河北道,东光县隶属河北道沧州。唐德宗贞元二年(786年)河北道设景州,辖东光县。唐穆宗长庆元年(821年)废景州,东光县还属沧州。长庆二年(822年)再设景州,东光县复属之一。唐文宗太和四年(830年)又废景州,东光县属沧州。唐昭宗景福元年(892年)复置景州,东光县遂属景州。
五代时期东光县皆属景州。后周世宗显德二年(955年)东光县改隶沧州。[1]
北宋太宗太平兴国六年(981年)东光县改隶河北东路定远军。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定远军改称永静军,继辖东光县。金初永静军升为景州,东光县为其所辖。金卫绍王大安年间(1209年—1212年)更名观州,仍辖东光县属河北东路。
元代世祖至元二年(1265年)改观州为景州,属河间路,辖东光县。
明初东光县为京师省河间府所辖。
明太祖洪武七年(1374年)七月废东光,并入阜城县。
洪武十三年(1380年)十一月复置东光县,属河间府景州。
清代世祖顺治五年(1648年)设直隶省,东光属直隶省河间府景州。清世宗雍正七年(1729年)升河间府沧州为直隶州,增领东光县。雍正九年(1731年)东光县改隶直隶省河间府。
1913年东光县属直隶省渤海道。1914年东光县属直隶省津海道。1928年直隶省改为河北省,东光县直属河北省。1937年划属河北省第八督察区。1937年9月日军侵占东光县城,东光县遂沦陷。[2]
东光自汉初立县,迄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
在春秋战国时期,东光区域属于齐国、燕国与赵国三个诸侯国轮替管辖的地方。
五代十国时期,政权更迭走马灯,中原几番作战场。北宋积贫积弱,辽金元次第南侵,沧州兵戈迭起。生灵涂炭,工商失业,民生凋敝,流民四起,盗匪蜂起。沧州所在的横海军、东光所在的永静军,成为大宋国发配军民罪犯的远恶军州。
你问这个可见你是学历史的
你都不知道
可能少有人知道
但是知道的人未必就会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