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二十六炖牛肉,是哪个朝代开始的习俗

2025-04-06 17:33:02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没有这个习俗。

因为从周王朝一直到新中国八十,九十年代。炖牛肉都不可能发生,也绝不会有这个民俗,原因在于,农业社会,牛作为耕地的生产工具,是严禁私自屠宰的,而且农民也不可能富裕到宰牛的地步。无论如何,牛绝对不可能成为过年的炖牛肉的民俗。

中国人真正能随便吃肉的经历不会超过30年。而圣人孟子曰过“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这句话可能理解有不同,但是反映出一个问题就是,猪肉在古代社会难以获得,到70岁了能吃上肉。这样的社会就已经是令人向往的了。

孔子在鲁国的当官的时候,因为祭祀没有分到祭肉,而感到伤心。  于是率领众弟子辞官别鲁。临行之际,孔子以独特方式表达了对鲁国的留恋与热爱:“迟迟吾行也,去父母国之道也。”看看就因为没有分到祭肉,就离开祖国了。这绝不是孔子嘴馋,想吃肉而不得的反映,这是意味着这个国家不认可他了。

回答2:

抱歉,没这个习俗。
中国是农耕文明,牛马,是农耕文明的极为重要的生产工具。
各朝都有法律明文规定保护耕牛,如有供应牛肉的都是黑店,在秦汉时有法律规定;盗牛、屠牛者斩、食牛者罚;隋唐时期规定;屠牛者判一年,宋代规定;屠牛者判一年半,发配一千里,明清时期规定;屠牛者杖打一百,判一年半,流放一千里。
所谓腊月二十六炖牛肉,是被篡改的。为了尊重某些民族和宗教,罔顾中国的历史与文化习俗乱改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