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孤立父母该怎么办?

2025-04-06 00:30:14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我会用我的方式来告诉孩子人情世故,让他理解,不要对此过于重视。

在很多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都会有被孤立的情况。面对大家异样的眼光,有的孩子会因此害怕上学,有的变得自卑、孤僻,还有的因此留下一生的心理阴影……因被孤立而发生的成长悲剧太多、太多。

我本着有问题先自己找原因的原则给儿子说:大家之所以这样可能是你做的不够好呢,你对人要谦虚有礼貌,有好东西要和大家分享。我继续给孩子说,有时候被孤立,是因为你自己没做好。

但大多数时候却不是这样,你学习好,那在学习不好的群体里就可能被排挤;你学习不好,那在学习好的环境里也会被排挤;所以你个子高会被孤立,个子矮也一样会被孤立;你穿的好、穿的破,你外向或者内向,都可能被孤立。

只是看你处在什么环境,当你的行为和群体里大多数人或者一些关键人的特点不一样的时候,就容易被孤立。

预防孩子被孤立,要防止孩子被孤立,家长在平时的教育中,应该让孩子学会与人交往,懂得分享。必须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信与谦让的品质,让孩子在幼儿园或者小学成为一个受欢迎的小朋友。

孩子已经被孤立时,伤害往往已经难以逆转。如果家长在孩子第一次感受到被孤立时,就出手干预,那么“被孤立”的状况通常是不会持续下去的。因此,家长一定要跟孩子保持亲密的沟通关系,尤其是在孩子刚刚升学或者变换了社交环境的时候。

回答2:

1、不要把“被孤立”这件事看的太重

告诉孩子,相信这只是暂时的现象,时间可以淡化一切和改变一切。要相信自己是最棒的,不要太在意别人眼中的自己,人不可能做到让每个人都喜欢你。

2、同理心对待孩子,认真聆听孩子

发现孩子被孤立,先不要急着从孩子身上找原因,这样正处于压抑、煎熬中的孩子会更受伤。相信孩子、接纳孩子、倾听孩子,才是首要的。不然,孩子什么都不愿意跟你说,跟你分享。

3、教会孩子多沟通

如果被排挤是因为孩子自身的问题,比如说话大声的习惯、爱告状的习惯。家长可以引导孩子换位思考,理解并改变自己,而取得同学的认可和喜欢。如果不是你的过错,例如长相、身高等原因,父母应该告诉孩子,每一个人都是有缺点的,这就是你自己,世界上没有人是完美的,也没有人长得一模一样,要学会接纳自己爱自己。

也可以跟老师沟通,让大家一起认识人与人之间的不同,学会尊重别人。如果是因为大家对你有误会,或者受人挑唆而故意孤立你,那么你可以不用把这些放在心上,坚持做自己,别让这些影响自己,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就是如此。

如果孩子实在无法承受这些,也许是这个环境真的不适合孩子,家长可以考虑帮助孩子换一个环境。 告诉孩子:朋友是很重要,但我们首先要学会自己跟自己内心做朋友,这样无论到什么时候我们都能坚强的面对一切。做一个拥有强大内心的人。

4、帮助孩子建立朋友圈

平时多带孩子出去玩,参加集体活动,接触不同的群体,接触不同的人,也可以帮助孩子多认识、结交朋友,建立良好的社交圈朋友圈,并在沟通交流中更能认识自己、了解别人。

孩子被孤立,确实是一件比较头疼的事,但并不是没办法解决的。平时,父母再忙,每天也要抽时间和孩子聊一聊,每天开心的、不开心的事,遇到的问题,这样可以及时了解孩子的情况,遇到问题也可以及时解决。孩子遇到问题,家长就是孩子最强有力的后盾,家长的做法,也许会影响孩子的一生。记住,所有打不倒孩子的,只会使他们更强大。




回答3:

孩子被孤立,建议父母可以做以下几点:

1、询问孩子为什么会被孤立,是孩子自身的原因还是其他小孩子的原因导致他被孤立;询问老师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以及跟其他孩子的相处模式,找出孩子被孤立的原因。

2、多跟孩子沟通,多聆听孩子的心声,被孤立的孩子很多性格不是比较孤立就是比较要强的,多开导开导孩子,让孩子知道自己是能够被别人接受的,是能够融入其他人的圈子的。

3、多跟孩子的同伴沟通,问他们为什么要孤立你的孩子,是对你的孩子有偏见还是因为你孩子确实有缺点才被他们孤立的。如果是对你的孩子有偏见,那么你可以疏导他们,扭转他们对你孩子的偏见;如果是因为你孩子的缺点而被他们孤立,那么你可以考虑是否要让孩子改正自身的缺点,再融入他们。

4、孩子都是比较敏感的,被同伴孤立,孩子的情绪一定会受到影响,这时候父母应该要积极的去疏导孩子的情绪,一定不要觉得这是小孩子之间的小矛盾而不放在心上,在问题出现后要多跟孩子沟通,或者可以带他出去旅游散心,多给孩子展现出阳光积极的正能量一面,不要让这件事在他心里留下阴影。

在孩子处于弱势的一面时,父母一定要站出来多鼓励他,做他坚强的后盾,一定不要不闻不问让孩子自己解决,毕竟这时候造成的心里创伤,很有可能会对他以后的成长造成影响。

回答4:

当孩子遭遇关系欺凌时,父母的愤怒不能解决问题,理清思路,用对方法才是关键。

1、安抚好孩子的情绪。

父母要意识到,这类事件对孩子来说并不是小事情。也许每个孩子的情绪呈现都不一样,父母需要及时评估,孩子遭遇到的关系欺凌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

如果孩子连续好几天都闷闷不乐、动不动就大哭,甚至睡眠也不太好,那父母就需要引起重视了,这时最重要的是安抚孩子的情绪,鼓励孩子把心事说出来,充分理解孩子的感受,及时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从负面情绪中抽离出来。

当孩子感觉很好的时候,他才能积极配合家长解决问题。

2、就事论事,和孩子同伴家长友好沟通。

家长从孩子那里得知事情的真相后,还需要“暗中调查”一番,确认事件的真实性,因为有的小孩子在描述事情的过程中会无意夸大。

一旦确认孩子遭遇关系欺凌的“主要嫌疑人”,家长可以先私下和对方孩子的家长进行沟通,切忌一言不合就给孩子贴标签。每个孩子的家庭环境不一样,这对孩子来说是无法选择的。

而问题的暴露对家长来说,也是一次再教育的机会,孩子之间的事情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本着为了孩子好的宗旨,就事论事,双方家长都友好沟通,是解决好问题的基础。

3、积极找老师沟通。

在学校,老师是和孩子接触最多的人,在孩子眼里就是绝对权威人士,有时候老师一句话顶上家长十句话。因此家长千万不要因为怕麻烦老师,而忽略了和老师的沟通。

曾经有一个朋友给我说过,她的孩子被同学辱骂、排挤,引发了严重的情绪问题,她第一时间和班主任反馈和确认情况后,班主任很重视,还为此召开了以校园欺凌为主题的班会。

4、鼓励孩子做内心强大的自己。

当欺凌发生时,照顾到孩子的心理固然重要,但父母也不要一味的“外归因”,也要适当的“内归因”。

现在的孩子都生活在物质条件优越的时代,很难不被娇生惯养。要说抗挫能力,现在很多孩子还真的不如以前的孩子。但我们的孩子总要走向社会,面临形形色色的人,去改变、去适应。试想一下,如果孩子在面临校园同伴关系问题时都不堪一击,长时间走不出来,那他们将来如何融入这个残酷的社会?

小小的孩子,心智还在发展中,他们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需要父母的积极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