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狮的鬃毛为世人所熟知,使它们看起来非常威武雄壮,很多狮子爱好者喜欢的就是长有浓密鬃毛的雄狮形象。那么,雄狮的鬃毛是干什么用的呢?为什么雌狮和其他动物没有?
雄狮的鬃毛与性选择有关
高等动物大多数是实行一夫多妻制,雄性比雌性大而强壮,而且成体数量比雌性少。
这样的好处在于,充分利用对种群发展更有用的雌性,而淘汰掉多余的对种群发展相对无用、基本只贡献一个精子的雄性(可能有些男同胞不爱听这话,但这是事实啊)。
性选择的机制就是,雄性进行竞争,争夺与雌性的交配权,胜者才能与雌性交配。这是个选优的过程,使强者的基因得以流传下去,弱者的基因则遭到淘汰。
雄狮鬃毛是怎么发挥作用的?
说清楚了性选择,我们可以开始解释雄狮的鬃毛了。
雄狮之间争夺雌狮的斗争,可以说是非常激烈的。而且狮子与其他动物不同的是,它们太致命了,它们锋利的爪子和牙齿能轻易使对手皮开肉绽,一不留神就会要了对方的命。
那么,有没有一种东西能减少雄狮之间打斗的伤亡率?或者最好让雄狮能单凭外表就能判断出对手实力,从而不用打就分出胜负,减少无谓的战争。
在这种情况下,鬃毛就应运而生了。
雄狮鬃毛的第一个作用,就是可以在打斗中保护自己的头颈部。如著名狮子专家、《塞伦盖蒂的狮子》一书作者夏勒先生、进化论的提出者达尔文先生都认为,雄狮鬃毛能起到防御作用,当雄狮面对其他狮子攻击的时候,浓密的鬃毛能缓冲对手尖牙利爪的威力,令其抓下或者咬走一嘴毛,而不伤及皮肉。
然而,后来科学家发现,狮子之间打斗并非主要针对有鬃毛护住的脖子,而是更喜欢攻击后背和身体后半身。而且对有鬃毛的壮年雄狮,和对无鬃毛的雌狮、年轻雄狮都是如此,没有什么区别。这也很好理解,攻击身后比正面攻击脖子更安全。
这说明,防御不是鬃毛的唯一作用,甚至可能不是主要作用。
动物学家做了一个实验,他们把一些鬃毛颜色、长度各异的狮子模型放到野外,结果发现,真的雄狮更倾向于攻击鬃毛色浅且较短的假狮子,而真的雌狮则容易被鬃毛色深且较长的假狮子吸引。
雄狮的鬃毛不是与生俱来的,是随着身体的长大而慢慢生长的。三四岁以上的成年雄狮鬃毛才渐渐发达,七八岁的壮年雄狮身体与鬃毛同时达到巅峰。通常情况下,健康雄狮的鬃毛也比有伤病的狮子更发达。
因此,在狮子的世界里,鬃毛就是年富力强、身强体健的象征。鬃毛发达的雄狮,会令雌狮倾慕,令竞争对手望而生畏。从这一角度来说,雄狮的鬃毛与雄孔雀的“开屏”,其实发挥着相似的功能。
通过这种机制,雄狮在很多时候无需冒受伤甚至死亡的危险进行打斗,可以先根据鬃毛对对手体况做一下初步判断,再决定是战还是退。
为什么其他动物长出鬃毛?
既然鬃毛那么好,为什么其他动物不长出鬃毛呢?
一方面,鬃毛的坏处也很明显。鬃毛令雄狮在环境中非常显眼,使别的动物更容易发现它们。除了兽中之王狮子,又有什么动物有这个底气向其他动物暴露自己的行踪呢?
事实上,即使是狮子,鬃毛也给它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困扰。由于雄狮在环境中容易暴露,难以接近猎物,它们不得不较少进行捕猎,去吃雌狮的猎物,这就是在网上为很多人所诟病的“吃软饭”。
另一方面,由于基因突变是不可预测的,生物的进化也是不可预测的。生物有些性状的出现,源于基因突变的不断积累。
而鉴于雄狮鬃毛的种种好处,在狮子进化史上一旦出现,就不会再消失了。
其他动物虽然没有鬃毛,但也生出了一些其他的雄性特征,如雄豹颈下的垂皮,孔雀开屏等,这些性征起到的作用都是相似的。
因为雄狮拥有更多的雄性荷尔蒙,长出漂亮的鬃毛能够吸引雌狮,在和其他动物之间的争斗中鬃毛还能够保护头部不受伤。
因为雄狮和雌狮基因不同,所以在生长结构上有很大不同。这也就导致雄狮有鬃毛,而雌狮却没有。
雄狮的鬃毛看上去使得雄狮威武雄壮,我觉得他鬃毛最大的作用应该是在求偶和争夺配偶权上,这就跟孔雀开屏一样的道理,会开屏的都是雄性孔雀,雌孔雀不会开屏的。
这跟男人长胡子一样的原理,雌狮其实有一些特别的也会长不过很少,只要体内雄性激素分泌旺盛就会长,雄狮毛越多就证明雄性激素分泌越强其他猫科动物不长,也是有原因的,第一雄狮很少捕猎,因为鬃毛太过显眼,因为是群居动物才可以,其他猫科都是独行侠,自然不可以长这么显眼的头发不然会饿死,第二就是雄狮是保卫者是天生的战士,鬃毛可以保护自己脆弱的颈部也可以起到吓到对手看起来更加威武,因为群居才造就出了这个世界上唯一雌雄两态的猫科,和唯一的群居猫科,狮子真的很神奇很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