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的两大流派有什么特点?

如题
2025-04-06 04:54:42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宋词的两大流派是豪放派与婉约派。
  豪放派特点:大体是创作视野较为广阔,气象恢弘雄放,喜用诗文的手法、句法写词,语词宏博,用事较多,不拘守音律,然而有时失之平直,甚至涉于狂怪叫嚣。南渡之后,由于时代巨变,表现为悲壮慷慨的高亢之调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举例: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
  
  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

  
  小乔初嫁了(liǎo),
  
  雄姿英(yīng)发。
  
  羽扇纶(guān)巾,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
  
  多情应笑我,
  
  早生华(huā)发(fà)。
  
  人生如梦,
  
  一樽还(huán)酹(lâi)江月。
  婉约派特点:婉转含蓄,其特点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结构深细缜密,音律婉转和谐,语言圆润清丽,有一种柔婉之美。
  举例: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回答2:

宋词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两大流派两大流派。

婉约派

中国宋词流派。明确提出词分婉约、豪放者,一般认为是明人张詅。婉约,即婉转含蓄。词本为合乐而歌,娱宾遣兴,内容不外离愁别绪,闺情绮怨。五代即已形成以《花间集》和李煜词为代表的香软词风。北宋词家承其余绪,晏殊、欧阳修、柳永、秦观、周邦彦、李清照等,虽在内容上有所开拓,运笔更精妙,并各具风韵,自成一家,但仍未脱离宛转柔美之风。故明人以婉约派来概括这一类型的词风。其特点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结构深细缜密,音律婉转和谐,语言圆润清丽,有一种柔婉之美。但内容比较狭窄,人们形成了以婉约为正的观念。婉约词风长期支配词坛,直到南宋,姜夔、吴文英、张炎等大批词家,皆受影响。

豪放派

中国宋词风格流派之一。北宋诗文革新派作家如欧阳修、王安石、苏轼、苏辙都曾用“豪放”一词衡文评诗。第一个用“豪放”评词的是苏轼。据南宋俞文豹《吹剑续录》载:“东坡在玉堂,有幕士善讴,因问:‘我词比柳词何如?’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公为之绝倒。”这则故事,表明两种不同词风的对比。南宋人已明确地把苏轼、辛弃疾作为豪放派的代表,以后遂相沿用。

豪放派的特点,大体是创作视野较为广阔,气象恢弘雄放,喜用诗文的手法、句法写词,语词宏博,用事较多,不拘守音律,然而有时失之平直,甚至涉于狂怪叫嚣。南渡之后,由于时代巨变,悲壮慷慨的高亢之调应运发展,陈与义、叶梦得、朱敦儒、张孝祥、张元傒、陈亮、刘过等人承流接响,蔚然成风。豪放词派不但震烁宋代词坛,而且广泛地影响词林后学,从宋、金直到清代,历来都有标举豪放旗帜,大力学习苏、辛的词人。

回答3:

婉约派:重音律、用词缜密明丽,但视野有失狭窄。
豪放派:视野开阔,气势雄浑,不拘音律。

回答4:

豪放派和婉约派是宋代词坛上的两大流派。豪放派作品气势豪放,意境雄浑,充满豪情壮志,多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代表词人以苏轼、辛弃疾为主,《水调歌头》《江城子》《破阵子》 。婉约派作品语言清丽、含蓄,表达的感情婉转缠绵,情调或轻松活泼,或离愁别绪,或深沉幽怨,刻工精细,题材较狭窄,往往多是写个人遭遇,男女恋情,也间有写山水,融情于景的。代表词人有柳永、秦观、李清照等。《武陵春》《雨霖铃》《如梦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