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上飞机:
水上飞机是指能在水面上起飞、降落和停泊的飞机,简称“水机”,其中有些同时也能在陆上机场起降的,称为两栖飞机。水上飞机分为船身式和浮筒式两种。水上飞机主要用于海上巡逻、反潜、救援和体育运动。
水上飞机具有的双重特点:
水上飞机可以适应水上、空中两种不同环境的原因,和它特殊的设计分不开。假如说它是船,但它却像飞机一样有机身、机翼、尾翼、螺旋桨以及起落架;假如说它是飞机,但它的机身又是斧刃形的庞大船体。这一独特的特点,使它成为真正的“全能选手”。
当水上飞机停泊在水上时,宽大船体所产生的浮力,就会使飞机浮在水面上并且不会下沉。但在需要起飞时,螺旋桨发动机产生的拉力,就会拖着它以相当快的速度在水面上滑跑。伴随着速度的不断增加,机翼上产生的升力慢慢克服了飞机的重力,从而把飞机从水面上逐渐托起来,成为在空中飞行的航船。而在它完成空中任务之后,自然也要重返到水面,从而成为一只可以在水上滑跑的航船。因此,国外许多人根据水上飞机这一特点,又把它叫做水上飞船或飞机巡洋舰。
水上飞机在水面运动时所承受的水动力的规律和性能。水上飞机不仅应具备普通飞机的空气动力特性,还要保证在水面起飞、降落和水面航行的水动特性。20世纪30年代为水上飞机的全盛时期,水动力学已发展到比较完善的程度。50年代以来,随着飞机增升技术的发展,边界层控制技术被应用于水上飞机,从而减轻了水动载荷,改善了水动力性能。同时通过水动力的研究,在增大水上飞机船身(浮筒)的长宽比和断阶整流以及抑波技术等方面作的努力,也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水上飞机的水动特性包括水静力特性和水动力特性。
水上飞机是能在水面上起飞、降落和停泊的飞机,简称水机,其中有些同时也能在陆上机场起降的,称为两栖飞机。
水上飞机在军事上用于侦察,反潜和救援活动;在民用方面可用于运输,森林消防等。水机的主要优点是可在水域辽阔的河、湖、江、海水面上使用,安全性好,地面辅助设施较经济,飞机吨位不受限制;主要缺点是受船体形状限制不适于高速飞机,机身结构重量大,抗浪性要求高,维修不便和制造成本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