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混凝土入模,不得集中倾倒冲击模板或钢筋骨架,当浇筑高度大于2M时,应采用串筒,溜管下料,出料管口至浇筑层的倾落自由高度不得大于1.5M。 2. 混凝土必须在5小时内浇筑完毕(从发车时起),为防止混凝土浇筑出现冷缝(冷缝:指上下两层混凝土的浇筑时间间隔超过初凝时间而形成的施工质量缝),两次混凝土浇筑时间不超过1.5小时,交接处用振捣棒不间断的搅动。 3. 浇筑过程中,振捣持续时间应使混凝土表面产生浮浆,无气泡,不下沉为止。振捣器插点呈梅花形均匀排列,采用行列式的次序移动,移动位置的距离应不大于40CM。保证不漏振,不过振。 4. 浇筑梁板混凝土时,先浇筑梁混凝土,从梁柱节点部位开始,保证梁柱节点部位的振捣密实,在用赶浆法循环向前和板一起浇筑,但不得出现冷缝。 注:(1)梁柱节点处不同标号(强度等级相差10MPA)的混凝土进行混浇时,先浇筑高标号混凝土,再浇筑低标号混凝土,且始终保持高标号混凝土浇筑高度高于周边低标号混凝土浇筑高度。 (2)加强梁柱节点等钢筋密实处的振捣,振捣采用直径30MM振捣棒,振捣间距为100—200,避免出现混凝土蜂窝等严重质量问题。 5. 混凝土浇筑快要完成时,应估算剩余混凝土方量和剩混凝土量,联系搅拌站进行合理调度。 6.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用刮杠刮平表面,刮平后用毛刷进行拉毛(附拉毛处理:用水泥和混凝土界面处理剂和成水泥砂浆,将以上水泥砂浆通过拉毛滚筒或者笤帚,抹到墙面上,形成刺状突起,干燥后即成拉毛。主要作用是加强粘接能力;现在的毛坯房墙面一般不需要拉毛处理即可贴砖,但要看具体情况,如果墙面比较光滑,则需要做拉毛处理。) 7. 混凝土表面进行二次压抹及三次抹压后,及时进行覆盖养。待混凝土终凝后,先洒水充分润湿后,用塑料薄膜进行密封覆盖,并经常检查塑料薄膜表面,但薄膜表面无水珠时,应再洒水。地下3层至地下夹层顶板养护时间为7天,地下1层顶板养护时间为14天。
为了保证混凝土的浇筑质量,浇筑时应注意如下几个问题:
1、为防止混凝土离析,要降低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在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前,应在其底部先灌50~100mm厚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以避免产生蜂窝及麻面现象。
2、为了使混凝土能振捣密实,应分层浇筑、分层捣实,并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将上层混凝土浇筑振捣完毕,混凝土每层浇筑厚度应符合规定。
3、为了保证混凝土的整体性,浇筑工作应尽可能连续作业。当由于技术上或组织上的原因,必须间歇作业时,其间歇时间应尽量缩短,并要在前层混凝土凝结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间歇时间(即混凝土从搅拌机中卸出,经过运输和浇筑完毕的延续时间)不得超过规定。
4、正确留置施工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