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年龄是按照记忆、理解、反应、对新鲜事物的敏感程度等计算的年龄。与生理年龄相似,也要根据心理测验而取得不同年龄群体的心理常模,然后与某人的心理检测 结果相对照,从而得出其心理年龄。
心理成熟度是指一个人做某事的意愿和动机。心理成熟度是一个人的心理承受力、耐受力和适应性的表现。心理成熟度的高低也就是一个人的社会化程度问题。
心理成熟度与心理年龄存在一定的相关。但是心理年龄所涵盖的内容更多,更广。
因为不知道你是通过什么渠道做这个心理测验,是否存在误差,如果是正式的渠道应该会有解读。我只能根据你给出信息进行判断:
从你的记忆、理解、反应、对新鲜事物的敏感程度等整体心理特征来看,你处于31岁的阶段,说明你的记忆、理解、反应、对新鲜事物的敏感程度等心理特征的整体水平处于与31岁的人水平一致。但在整体心理特征水平处于31岁中,你的社会化程度不高,未能有效地根据外界的变化调节自己的行为,自控能力、承受能力都不够理想,所以在心理成熟度方面被认为幼稚。如果心理成熟度高的人,社会化程度高,做事比较老练。简单一点说,就你这个人自身的心理发展水平为31岁,但是社会化水平不够,就是对内高龄、对外低龄。
还有一种说法,每个人都有三个年龄层次,即实际年龄(生理年龄)、心理年龄、社会年龄(心理成熟度)。
心理成熟度是一个人的心理承受力、耐受力和适应性的表现。心理成熟度的高低也就是一个人的社会化程度问题。所谓的社会化就是一个人通过和社会环境及其周围人群的互动,逐渐融入社会,心理逐渐成长的过程。心理成熟度差的人,不太容易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也不太容易形成良好的自我控制,这样,在人际关系和心理健康中很容易出现问题。而心理成熟度高的人,面对社会和环境的变化较易适应,比较容易根据外界的变化调节自己的行为,他们的自控能力、承受能力都比较好,可以通过自我调节使自己保持心理上的相对平衡。心理年龄是指人的整体心理特征所表露的年龄特征,与实际年龄并不完全一致。人的一生共经历8个心理时期,即胎儿期、乳儿期、幼儿期、学龄期、青少年期、青年期、中年期、老年期。每个心理年龄期都有不同的心理特点,如幼儿期天真活泼;青少年期自我意识增强,身心飞跃突变,心理活动进入剧烈动荡期;进入老年期,心理活动趋向成熟稳定、老成持重、身心功能弹性降低、情感容易倾向忧郁、猜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