册山街道的行政区划

2025-04-06 05:49:32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东册山村,人口1530人,耕地面积500亩,人均收入2790元,东册山村依托办事处驻地,建农贸市场一处,个体工商户近100户,建有蔬菜脱水厂、粮油加工厂、金牛山锁厂、罗塔特汽车齿轮厂,年产值过亿元。
西册山村,人口1087人,耕地面积800亩,人均收入2960元,村内建有裕阳电器厂、冠宇织带公司、新纪元陶瓷厂、元生钢铁厂等工业企业,年产值3500万元。
山前村,人口2055人,耕地面积1240亩,人均收入2815元。支村两委团结一致,一心一意带领全村广大群众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经过近几年的艰苦奋斗。山前村目前已形成以建材、陶瓷、冶炼为主体的企业集团,安置劳动力500余人,年创产值过亿元,三年累计上缴税金300多万元,先后荣获省级优秀人民调解委员会、先进党支部、发展私营企业先进单位、农业生产先进单位、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后村,位于临册路东侧,现有620户,2070人,土地面积1280亩。自1999年以来,该村通过解放思想,改善基础条件,发挥优势,以路帮富,大力招商引资,促进了农民收入增长和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建有培中精密铸造有限公司分厂、志达塑料厂、新型建筑材料厂、胶带厂、胶合板厂、水泥制剂厂、液化汽站,该村经济总收入7248万元,人均纯收入2900元。
良庄村,库区移民村,人口366人,耕地面积333亩,人均收入2760元。
南头,人口5020人,耕地面积2756亩,人均收入2765元。农业以规模养鸡和猪为主,工业有石灰晶厂、宏达苎麻纺织厂等,产值达2500多万元。
沙旦子村,人口1456人,耕地面积680亩,人均收入2700元,工业有沙旦子汽车修理厂等,产值300多万元。
五寺庄村,人口3715人,耕地面积2500亩,人均收入2795元,蘑菇种植专业户近百户,种植杨树丰产林1500多亩,建有面粉厂、织布厂、机制焦厂、金属制品厂等,产值过2000万元。
老沂庄村,人口2400人,耕地面积12500亩,人均收入2790元。拥有华强塑胶厂、水泥厂、采石场等,产值过500万元。
房庄村,人口579人,耕地面积345亩,人均收入2800元。拥有机械化作业队。
尚庄村,人口600人,耕地面积204亩,人均收入2770元。狐狸养殖600只。
小庄子村,人口1117人,耕地面积620亩,人均收入2790元。
潘庄村,人口388人,耕地面积120亩,人均收入2700元。
何庄村,人口204人,耕地面积74亩,人均收入2700元。
陆庄村,人口580人,耕地面积190亩,人均收入2700元。
新桥村,人口1288人,耕地面积1266亩,人均收入2750元。建有春宇纸业有限公司、新桥精米加工厂、建衡建陶有限公司,年产值4000多万元。
同沂庄村,人口2152人,耕地面积1805亩,人均收入2770元,建有南巨陶瓷有限公司、丽达瓷厂、天际元化工有限公司、南巨钢铁厂等,年产值7000万元。
房岭屯村,人口1595人,耕地面积1750亩,人均收入2700元,以种植大毛豆、杨树丰产林为主,种植面积600亩,其中大毛豆亩产700公斤,每亩收入1500-2000元。
石杭岭村,人口803人,耕地面积929亩,人均收入2690元,种植杨树丰产林300亩,牧草200亩。
黑虎墩村,人口1369人,耕地面积840亩,人均收入2700元。建有胃华纸品有限公司,年产值近2000万元。
围梓村,人口592人,耕地面积350亩,人均收入2700元,以规模种植山牛蒡为主,种植面积200多亩,每亩收入近2000元。
侯沂庄村,人口1266人,耕地面积1020亩,人均收入2690元。
埝头村,人口2255人,耕地面积1100亩,人均收入2690元,以规模种植山牛蒡、土豆为主,种植面积达800多亩,每亩收入近3000元。
郑旺村,人口2603人,耕地面积1460亩,人均收入2690元。以养殖猪为主,专业户达73户。
沟角村,人口2245人,耕地面积1460亩,人均收入2690元,业以种植山牛蒡为主,种植面积600多亩,每亩收入近3000元。
凤凰墩村,人口457人,耕地面积155亩,人均收入2670元,种植山牛蒡130多亩。
白沙沟村,人口1168人,耕地面积550亩,人均收入2650元,特色产业以种植草莓、葡萄为主,种植面积300多亩。著名的临沂特产“沙沟芋头”、“沙沟草莓” 便产出于此。
唐沙沟村,位于罗庄区东南部,紧靠沂河。全村共有612户,2567人,耕地1356亩,属沂河冲积平原。2002年全村实现经济总收入768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850元。近年来,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带领全村老百姓充分挖掘本地优势走出了一条发展特色种养殖,实现强村富民的路子。种植以草莓为主,710多亩;养殖以奶牛为主,2002年投资220万元建成奶牛养殖厂一处,占地120亩,配备高档挤奶站,目前已存栏近500头。
刘沙沟村,人口913人,耕地面积450亩,人均收入2700元,种植草莓300亩。
顾沙沟村,人口1295人,耕地面积600亩,人均收入2700元,以种植草莓、杨树丰产林为主,种植面积达300亩,养鸡专业户达30户。
房沙沟村,人口2218人,耕地面积1100亩,人均收入2700元,种植草莓300多亩。
义和村,人口1667人,耕地面积1000亩,人均收入2690元。种植中草药460多亩,主要以太子参,玄参,旱半夏为主,由村民自主成立了中草药种植协会。 投资347万元搞好街道综合文化站、村居文化大院的规划建设,投资560万元完成册山中学办公楼、宿舍楼建设,投资130万元建设卫生院病房楼。积极引导群众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种、养殖,以“秸秆生态草莓”为依托,新发展草莓种植面积4500亩,引进新品种300万株。生猪存栏2.4万头,能繁殖母猪存栏2486头,奶牛存栏1689头,家禽存栏38.69万羽。特种动物专业户35家,特种动物存栏2.3万只,出栏9.6万只。完成4.2公里、1260亩环城林带和南环路绿化任务。共发放各类惠农资金459.50万元,其中粮食直补312万元,家电下乡资金63.43万元,汽车下乡资金84.07万元。积极落实农村沼气补贴政策,推广了农村户用沼气技术,新发展沼气村2个,并成立了农村沼气服务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