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积叶成书的翻译和读了本文第启发是什么?

2025-04-08 09:22:33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原文:宗仪客松江,躬亲稼穑。作劳之暇,休于树阴。

翻译:家住浙江黄岩的陶宗仪,亲自在田里耕种。田间劳作休息时间,便坐在田埂边的树荫下看书。

原文:有所得,摘叶书之,贮一破盎,去则埋之树根。

翻译:如果有所感悟,就摘下树叶在上面写字,然后放在一个破烂的瓦罐中,埋到树的下面。

原文:如是十年,积盎以十数。一日令门人发而录之,得三十卷,名曰《辍耕录》。

翻译:就这样过了十年,瓦罐积攒了数十个。有一天他让学生们挖出那些瓦罐,指导他们把树叶记载的资料,分门别类,抄录整理,编写了一部三十卷的《南村辍耕录》。

启发:学习的积累不是一朝一夕,而要才久的坚持,才能有所收获。

人物及书籍简介

陶宗仪(1329年~约1412年),字九成,号南村,台州黄岩人。元末明初文学家、史学家。自幼刻苦攻读,广览群书,学识渊博,工诗文,善书画。元至正末,由其门生整理,得精萃五百八十余条,汇编成《辍耕录》,或称《南村辍耕录》30卷,其中记述了元代掌故、典章制度,东南地区农民起义状况。

《南村辍耕录》简称《辍耕录》,共三十卷,五百八十五条,二十余万字,属于历史琐闻笔记。作品以元代为主,宋代为次,有的是陶宗仪所见所闻,摘抄前人史料,作考证辨伪,保存了丰富的史料。特别是宋元两朝的典章制度、史事杂录、文物科技、民俗掌故等等,还有小说、书画、戏剧和有关诗词本事等方面的记载。 此书的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都很高,是研究元史的重要史料。

回答2:

翻译: 陶宗仪寄居在松江,亲自种田干活。劳动的空闲,在树荫下休息。忽然有所感悟,摘下树叶书写,放到一个破盎里保存起来,离去时埋在树根下。这样许多年,积累盎数十个。一天让仆人挖出来并记录下来,得到三十卷书,命名叫《辍耕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