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初次佩戴助听器的患者,为保证其聆听效果,如何正确渡过助听器佩戴适应期尤为重要。
首先,要建立佩戴的信心,树立合理的期望值。助听器是辅助听力产品,在佩戴初期,需要有一个适应过程,这个过程所需时间长短因人而异,一般是1—3个月,这期间需要循序渐进佩戴直至适应助听器。
其次,在使用初期,每天使用助听器时间不宜过长,在最初的一个星期里,佩戴助听器的时间应该为每天一至三个小时,并且尽量在安静的地方(比如家里)佩戴,然后再逐日增加佩戴时间,慢慢的再适应周围其他一些较复杂环境(比如小区里、公园里)。
应当注意:老人及其家属千万不要随便买一个助听器就戴,否则助听器不但不能补偿听力,相反还会损伤原有的听力。
要从老年人的听力特点和助听器功能两方面说起。老年人大多数属于感音神经性耳聋,表现为听得见,听不清楚。
1、产生这样问题的患者大多使用模拟机。由于助听器不能按照患者的听力情况调节,或只将低频补偿充分,高频补偿不足;或是只一味追求大声,低频补偿过量,反而掩盖高频部分。
2、数字机的使用者也会产生这个问题,原因主要为:(1)助听器功率不能满足患者的需要,即便是按照患者的听力图调节,但因为补偿不充分,仍然会听不清楚。(2)验配人员没有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只遵循听力数据,不能针对个体进行专业调节。
3、还有些人双耳都有听力问题,只单耳佩戴助听器,安静环境可以正常交流,人多的公共场合,就听不清楚了。要解决这个问题,一是要选择降噪功能较好的机器;二是建议双耳佩戴。因为只有双耳倾听才能产生方向感;另外,双耳佩戴可以平衡大脑两个半球的刺激,保持大脑的正常功能,这对双耳都有听力问题的感音神经性患者尤为重要。
唯听助听器无可比拟的高采样率和高比特数,决定了无可比拟的音质;低压缩阈,保证了小声言语和高频的可听度;声音稳定器,在言语识别方面有显著改善,从而大大提高了可懂度。
建议带老人去验配中心请验配师看看是什么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