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全球定位、地理信息系统在油气田环境监测管理中的应用前景如何?

2025-04-05 22:03:10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遥感系统(RS)是在空中对地面进行系统观测的合成技术;全球定位系统(GPS)是通过人造卫星对地面的活动目标进行实时跟踪的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是对地球上某个区域的自然景观的各种信息进行登录、管理的技术。这三种合成技术能够快速、准确地处理地球上某个区域的地质、地理信息,通常简称为“3S”技术。
油气田的环境污染有污染源分布广泛、分散,除了有通常工业生产产生的连续排放的污染外,还有各种随意性很强的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事件,如井喷、地震勘测的人工爆炸、管线破裂产生的石油天然气泄漏等。目前油气田的环境监测还是采用定时、定点采样分析的方法。这种办法在时间上不是连续的,在空间上也仅是局部的,因此往往不能说明油气田发生污染的全部情况。
由于污染物(例如石油污染)和背景物(如没有污染的海水或河水)对某些辐射射线(如激光或红外线)的反射是不相同的,因此可以用相应的遥感系统对某个地区的污染情况进行监测,而且这种监测可按要求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连续进行。例如我国曾在靠近黄河入海口的莱州湾海域利用飞机进行红外线遥感观测,连续几天对该区几百平方千米海域水面上的石油污染情况进行过跟踪观测;莫斯科河上的一些桥的下面,已经装有激光发射和接收河水反射的装置,一旦通过激光反射发现流过的河水异常,证明河水被污染,该装置会立即报警。
全球定位系统则可以跟踪某些污染物的运动过程,例如装载有放射性源或其他有害工业垃圾、污染物的车辆的运动路线和停放地点。
地理信息系统则可以根据及时更新的信息对某个区域的地面自然景观或其他信息的变化,对所观察的区域的生态环境变化进行评价,并可能对某些灾害性的污染和突发事件进行预测。总之,“3S”系统可以对油气田的生态环境进行连续的,而不是间断的监测;这种监测是覆盖油气田整个区域的,而不是局限于个别观测点或采样点上的;由于“3S”系统的观测结果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可连续进行,而且观测结果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因此观测更接近于油气田生态环境变化情况。将来的油气田生态环境监测系统一定要和“3S”技术结合起来,才会有更可靠的结果,才能够发挥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