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温室内热量的来源主要是太阳能,因此在冬季温室内空气的温度与外界光照强度、温度及温室的保温、蓄热、密闭性有关。由图32可知,温室内外气温的变化是一致的;另外由表32可知,室内外温差最大值出现在最寒冷的1月,以后随外界气温的升高、通风量的增大,室内外温差逐渐缩小。据各地测定的资料表明,日光温室内1月份的平均气温与室外4月份的平均气温接近。
表32 不同时期温室内外气温变化情况
图32 温室内外气温变化规律
冬季晴天室内气温日变化显著。12月份和翌年1月份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刚揭草苫之后,大约在8时左右,而后,室内气温上升,9~11时上升速度最快,不通风情况下,平均每小时升高8℃左右,12时之后,气温仍在上升,但变化缓慢,13时达最高值,13时后气温缓慢下降,15时之后下降速度加快。盖草苫后,室内短时间内气温会回升1~2℃,而后就非常缓慢地下降,直到次日揭草苫时。夜间气温下降的数值不仅取决于天气条件,而且取决于管理技术措施和地温状况。塑料日光温室用草苫和牛皮纸被覆盖时,夜间气温下降4~7℃;多云、阴天时下降1~3℃。
日平均气温水平方向上分布不均,距北墙3~4米处最高,由此向北向南呈递减状态。在高温区附近气温在南北方向上的差异不大。在前沿附近和后坡之下,气温梯度较大,可达1.6℃/米。白天前坡下的气温高于后坡,夜间后坡下的气温高于前坡。
由于山墙遮荫和墙上开门的影响,气温在东西方向上也不相同,近门端气温低于远离门的一端。
晴天最高气温出现在13时左右,比室外稍有提前。阴天时,最高气温出现的时间随太阳高度和云层的厚薄而变化,通常出现在云层薄而散射光较强的时刻。
温室内夜间最低温一般出现在刚揭草苫时。最低气温的水平变化一般表现为从北向南递减,后坡下的最低气温比距前沿1米处的最低气温可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