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战绩显赫的刘秀,为什么不杀功臣?

2025-04-05 10:17:32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大多开国皇帝都会处死有功之臣,比如汉高祖刘邦,明太祖朱元璋。虽然宋太祖赵匡胤没有,但是用酒释了将军们的兵权。

刘邦称帝时已经55岁,还曾在战争中负过伤,因此身体不好,但是韩信、英布等功臣却正值壮年,刘邦不得不为继承人考虑,是否能驾驭这些功臣。刘秀统一天下后年仅40岁,正逢年富力强,可以可以熬死许多功臣,事实上也是这样。

开国皇帝杀功臣,都是为了继承人,因为开国功臣能力强,性格桀骜不驯,继承者如果能力不够,是驾驭不了的。比如汉景帝逼死周亚夫,就是在自己临死前,为汉武帝清空可能的障碍。刘邦的继承人刘盈柔弱,但是刘秀的继承人刘庄却聪慧,再说刘秀去世时,他已经30多岁了,何况功臣早已死得差不多了。

刘邦的对手,是战神项羽,为了获得胜利,刘邦不得不四处结盟,将权力下放给部下。前方依靠韩信,后方需要萧何,导致建国后,其臣子的势力都很大。反观刘秀,对手实力都很弱,不论是王郎、樊崇、公孙述,还是各路农民军,都缺乏长远谋略,只懂得抢地盘,与刘秀相差太远。

刘秀不需要太依靠功臣,大部分时间都坐镇京城,制定战略,处理内政。可以从容的限制部将的势力,谁在哪个地区呆的时间过长,就会换个地方,功劳能力强大的部下,就会调到京城,放在自己身边,从始至终,刘秀都稳稳控制着东汉的军政大权。

为了战败项羽,刘邦给了功臣很大的优厚条件,仅仅异性王就封了7个,这些人的军队、将领和土地足以抗衡刘邦,韩信更是可以稳胜。

甚至在战斗中,韩信等人还不曾听刘邦指挥,有自立嫌疑。与刘邦相比,刘秀自信了许多,在内能控制内政,不需要萧何这样的臣子,在外也能掌控军队,没有韩信这种臣子。

回答2:

因为刘秀是一个很正义的人,公私分明他不杀好汉

回答3:

一个国家能够这么的强大是离不开许多人的共同努力,有功之臣在什么时候都不能杀害。

回答4:

因为他知道要重用功臣,这样才能让别人信服自己,所以不杀功臣

回答5:

因为他比较自信认为自己可以把握大权,咋加上功臣都是功劳很大的人为了不让人心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