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大物博,地势有着怎样的特点?

2025-04-07 09:35:20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总体上我国西北高东南低。中国大陆自西向东可以分为三个阶梯。
第一阶梯与第二阶梯以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为界。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以高原为主。有世界上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
二三阶梯以大兴安岭、太行山、雪峰山为界。第二阶梯海拔在1000—2000米。以高原盆地为主。有西北的三山夹两盆(阿尔泰山、准噶尔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昆仑山)、中部的黄土高原、西南的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
第三阶梯以东地区海拔多在500米以下以平原丘陵为主。 有黄淮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两广丘陵等。
季风来临时,由于高原的阻碍,暖湿气流都被阻碍在平原地带,形成降雨。而西北部和青藏高原等地由于暖湿气流被阻碍,降雨很少。
黄土高原由于水土流失等各种原因,水资源很少。而而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四川盆地的交界处由于特殊的地形,水资源丰富。

回答2:

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山地、高原和丘陵约占陆地面积的67%,盆地和平原约占陆地面积的33%。

山脉多呈东西和东北一西南走向,主要有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喀喇昆仑山、喜马拉雅山、阴山、秦岭、南岭、大兴安岭、长白山、太行山、武夷山、台湾山脉和横断山等山脉。

一、三大阶梯:

1、第一阶梯

受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撞击,青藏高原不断隆起,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号称“世界屋脊”,构成了中国地形的第一阶梯。

2、第二阶梯

由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和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组成,平均海拔1000—2000米。

3、第三阶梯

此阶梯地势下降到500米至1000米以下。自北向南分布着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平原的边缘镶嵌着低山和丘陵。再向东为中国大陆架浅海区,也就是第四级阶梯,水深大都不足200米。

二、对我国的影响:

1、对气候的影响:

有利于东南季风向陆地推进,并在东部季风区形成较多降水。

2、对河流的影响:

水向低处流,总体大都向东流,注入太平洋;同时东西流向的河流也沟通了我国东西部.另外,在阶梯交界处,由于落差大,形成了丰富的水能资源。

3、对农业工业的发展:

陆地上的5种基本地形类型,中国均有分布,这为中国工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条件。多种多样的地形为我国农业生产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也使工业生产的发展有了一定基础。

对交通和经济的影响:我国地势西高东低,河流向东流,内河众多,河网密布,有利于国内航运的发展好资源的运输,有利于对内贸易和对外贸易的发展。

扩展资料:

我国的地形特征

1、地形多种多样

在中国辽阔的大地上,有雄伟的高原、起伏的山岭、广阔的平原、低缓的丘陵,还有四周群山环抱、中间低平的大小盆地。陆地上的5种基本地形类型,中国均有分布,这为中国工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条件。

2、山区面积广大

通常人们把山地、丘陵和比较崎岖的高原称为山区。中国山区面积占中国总面积的2/3,这是中国地形的又一显著特征。山区面积广大,给交通运输和农业发展带来一定困难,但山区可提供林产、矿产、水能和旅游资源,为改变山区面貌、发展山区经济提供了资源保证。

3、地势西高东低

呈阶梯状分布地势是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阶梯状分布。

从中国陆地的第三级阶梯继续向海面以下延伸,就是浅海大陆架,这是大陆向海洋自然延伸的部分,一般深度不大,坡度较缓,海洋资源丰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