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这两种相反的倾向常常同时存在于一个人的性格中。哪一种是优势,则外在表现为哪一种。例如:有的人一向开朗活泼、社交广泛、善于言谈,总是人群中的核心人物,但偶尔在几个人的时候,他会很沉默。我们并不能因为他偶尔的沉默而否定他开朗的性格。
尽管在不同环境里可以表现出性格的不同侧面,但它仍然不会背离一个人的主导性格。
性格是一个人内在特质和外在行动的综合表现,也是一个人区别于其他人的本质特征之所在。
一般来说,性格内向的人能够独立自主,对工作认真负责,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事,不轻易以偏概全,不冲动行事;在与外界交往的过程中,注重事物的内在变化。但也有不足之处,他们对外在环境了解不多,常常掩饰自己,易被他人误会,不喜欢工作被打断。这类人适合做钢琴师、诗人、心理学家。性格外向的人善于利用外在环境资源,乐于与他人交往,个性较开放,属于行动派,易被他人所了解。其不足之处是,不够独立,喜欢变化,比较浮躁。这类人适合做导游、公关。
一般而言,内向型的人通常比较自恋、感情丰富、第六感发达,为人处世多半会先想到自己,用自己的想法解释外界事物。有时因不善与人沟通协调,不愿意对别人让步,其结果会使得他们与众人形成对立。只有少数几个知心的人能够理解他们。
当然,这种类型的人在适应现实社会上会有许多困难,他们多半不喜欢社交,朋友很少,甚至有逃避社会的倾向,对他们而言,外在的人群、社会总是使他们无法接受或感到不安。这种类型的人只能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下才能过得舒服愉快。因此,他们交往的范围非常狭窄,只局限于少数亲近的人。
总体上而言,内向型的性格一般都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例如:重视主体性与自我、在乎自己的习惯与想法、不喜欢追随别人的想法、喜欢自我反省、欠缺果断、经常犹豫不决、需要较多的时间才能适应新环境、经常钻牛角尖地思考、放不开、不习惯与陌生人接触、对周围环境的变化观察敏锐、与人交往时倾向于采取被动的姿态、不容易结交新朋友、交友范围狭窄、亲密的朋友则深交、不希望参加社交活动、只有在很亲近的朋友面前才能放得开。
而所谓“外向”,是指思考总是开放式的,喜欢与人交往。因此,外向型的人多半会关心周围的人和事物,并尝试着去掌握环境与事物的变化,是属于掌握外在且比较有行动力的类型。
对于这种类型的人而言,最重视的无非是别人怎么看待自己,以及自己如何表现才符合别人的愿望与期待。
但由于他们全身心只放在别人与外界上,自己内心的想法与需求便被有意无意地忽略或压抑下来,久而久之,这种类型的人甚至不了解自己有什么欲望或心理需求。这让他们往往没有主见,容易随波逐流。这类型的人比较易受外界条件的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