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电解质?
本身具有离子导电性或在一定条件下(例如高温熔融或溶于溶剂形成溶液)能够呈现离子导电性的物质。
电解质是溶于水溶液中或在熔融状态下就能够导电(电解离成阳离子与阴离子)并产生化学变化的化合物。另外,存在固体电解质(导电性来源于晶格中离子的迁移)。离子化合物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某些共价化合物也能在水溶液中导电。
例如酸、碱和盐等。凡在上述情况下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叫非电解质,例如蔗糖、酒精等。
(单质,混合物不管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与否,都不是电解质。)
(2)如何区分电解质?
(1)电解质必须是化合物。
(2)活泼金属的氧化物,如Na2O、Al2O3等,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是由于它自身能电离出离子的缘故,因而是电解质。而非金属氧化物都不是电解质。
(3)金属盐、铵盐都属于离子化合物,都是电解质。
(4)CaCO3等物质几乎不溶于水,其水溶液导电能力也很弱,但溶于水的部分却是完全电离的,因此是电解质。
(5)一般来说,酸(不分强弱)、碱(不分强弱)、盐(不分溶解性)都是电解质。
(6)酒精、蔗糖等绝大多数有机物都不是电解质
(7)完全由非金属组成的有机化合物,要观察组成它的基团。亲水的,是电解质;疏水的,是非电解质。
(8)气体一般都是非电解质。
补充:判断强弱电解质有个前提你要注意:它首先必须是化合物,然后在溶液中或在熔融状态下能完全电离的是强电解质,不能完全电离的是弱电解质.
所以所有强酸强碱都是强电解质,因为它们在溶液中完全电离;
而弱酸和弱碱是弱电解质.
可溶于水的不一定是强电解质:首先它要是化学物,而且还要完全电离,这样它才是强电解质.
比如碳酸,它是化合物,但溶于水后只能部分电离,是弱酸,所以是弱电解质.
几乎所有的盐都是强电解质,因为几乎所有的盐在熔融(高温加热成液态)状态下均完全电离。这么说一般用到的HCLH2SO4HNO3NAOHKOH是强电解质NH3。H2O、有机酸是弱电解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