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家用洗衣机进行清洗消毒?
洗衣机夹层内的污垢主要为自来水里的水垢,水中钙离子与衣物上的有机物形成的污垢,洗衣剂(肥皂粉)的游离物,衣物的纤维,人体的有机物质,衣物带入的灰尘与细菌及其他物质。这些物质往往会造成二次污染,从而危及人体健康。为此,对洗衣机定期进行清洗消毒,是避免洗衣机二次污染的重要途径。
洗衣机日常使用一般应每隔2~3个月定期清洗消毒一次。当家庭成员患有某些传染病时,患者的衣物应单独洗涤,并且每次使用后均应对洗衣机进行清洗消毒。目前,家用洗衣机清洗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请专业维修人员拆卸洗衣机夹层进行清洗,另一种是使用专业的洗衣机槽清洁剂进行清洗。
使用专用清洁剂清洗洗衣机。按照产品说明书的使用方法,将清洁剂直接倒入洗衣机筒内,加清水至高水位,运转洗衣机3~5分钟,使其完全溶解后关闭电源,浸泡至说明书要求的时间般1~2小时。然后,按洗衣标准模式(洗涤一漂洗一脱水)运行洗衣机一遍即可。
使用漂白剂清洗洗衣机。可使用含氯漂白剂清洗洗衣机,其方法是在40L水中,加入300mL漂白剂。调节到高水位,等水加满后加入漂白剂搅拌均匀。慢慢发起的泡沫,是内桶里残留的洗涤剂溶解所致。大约20分钟后,漂白剂会把内桶背面的污垢彻底清洗掉。搅拌完脱水时,洗衣机内桶的底部会残存污垢,还要再放一次水,以便把污垢彻底排干净。
使用含氯消毒剂等对洗衣机进行消毒。在紧急情况下,可使用含氯消毒剂等对洗衣机进行消毒。消毒方法:在洗衣机内加清水至高水位,根据水量加入消毒剂,使水中有效氯含量在300~500mgL,开启洗衣机运转3~5分钟,关闭电源后浸泡10~15分钟,然后将水排尽,并用清水冲洗干净。由于含氯消毒剂对金属具有一定的腐蚀性,对金属内胆洗衣机不宜频繁使用。含氯消毒剂对衣物还具有漂白作用,也不宜在衣物洗涤时进行消毒。
(1)内桶干燥法洗衣机的内桶干燥技术是指洗衣机的内桶以770r/min左右的转速持续运转30min,内桶内的水珠迅速化成水汽,随空气一同排出,有效抑制洗衣桶内的霉菌滋生,防止衣物的二次污染。
(2)臭氧洗涤法臭氧是一种高效、快速的杀菌剂。它对细菌、病毒和微生物有很强的杀灭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的杀灭率高达90%以上。臭氧在常温下大约半小时就会自行分解成氧气,因此没有任何残留和二次污染。
洗衣机中的臭氧是由臭氧发生器产生的,安装于洗衣机的底部,产生的臭氧会导入到洗涤水中。由于臭氧易溶于水,因此能把洗涤水变为臭氧水,起到杀灭洗涤衣物菌毒、除臭和提高洗净度作用。
臭氧水的浓度在0.1~0.2mg/L时,即可杀菌,达到0.4mg/L时,可杀灭病毒,其杀菌灭毒速度是氯气的千倍以上。
臭氧能使黏在洗涤物上难以分解的物质变成容易分解的物质,改善絮凝作用,彻底除去衣物上的异味。
臭氧在水中分解时生成的氧气,仍具有强烈的氧化性和分解能力,可以使水中的无机物和有机物改变和氧化,增强洗涤剂的去污能力,从而提高洗衣机的洗净度。
值得注意的是,臭氧的强氧化性能够使有色衣物掉色,所以深色衣物不要在具有臭氧杀菌功能的洗衣机里洗涤太长时间。
(3)银离子杀菌法洗衣机的银离子健康系统是指在洗衣机中设计有银离子发生器。工作时银离子发生器中的纯银在通电后,电解出银离子,随着洗衣进水到洗衣桶内。在洗涤过程中,银离子渗透衣物纤维,对衣物进行深层穿透和杀菌,在衣物和内筒形成一个保护膜,可以持续抑制细菌的滋生,达到为洗衣机内筒消毒的目的。
如何给洗衣机消毒?
1、用洗衣机专用清洁剂清洗
使用洗衣机专用清洁剂是清洗洗衣机最简单的方法,首先将洗衣桶内注满清水至最高水位,然后将清洁剂倒入洗衣桶内,运转五分钟使清洁剂充分溶解,如果洗衣机能够加温的,可加温至40度,然后关闭洗衣机电源,浸泡一个小时左右,然后再按照日常洗涤模式进行清洗,当洗衣机停止之后,水面上就会漂浮大量的污垢碎片。这种方法可每隔几个月进行清洗一次,机内污垢就会更少。要注意平时洗完衣服后,不要急着将洗衣机门关闭,应让其桶内保持干燥,这样能防止积垢发生霉变。
2、使用漂泊剂来对洗衣机清洗
在洗衣机内加入适量的含氯漂白剂,然后将洗衣机注满水,等水加满之后将其搅拌均匀;20分钟之后就能将污垢彻底清洗下来,如果洗衣机内桶底部还有残留污垢,可再放一次水,然后将污垢彻底排除干净。
3、使用家用白醋对洗衣机进行清洗
先将洗衣机注满一般以上的水,然后不放任何洗涤物品,让其浸泡三个小时以上,然后启动洗衣机开关冲洗几次,再放掉一半的水,最后将白醋倒入洗衣机桶内,搁置一晚之后将水放掉,然后再用清水清洗一次,再将洗衣机盖打开,让其自然晾干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