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崇色尚色的心理由来已久.从华夏始祖就开始了。更加巧合的是我们的始祖最初就是以“黄”色为志的。
我们的始祖黄帝之所以用“黄”为号,这要推至邹衍的“五德终始说”。他用“五行”兴替来推演帝王之“运”,即凡是做了天子的都得到“五行”中的一德,他的“德”衰败了,在“五行”中得到另一种德的,就会取而代之。
依据这个道理,黄帝拥有土德,黄色是为吉祥之色,于是他便做了天下之主,其颜色尚黄,制度尚土。此后,土德渐衰,克土的木便应运而生,于是夏朝颜色尚青,制度尚木,如此等等,周而复始。
中国早期的朝代深受这种学说的影响,依据五行的关系进行着周期循环,黄帝时代对应土,夏朝对应木,商朝对应金,周朝对应火,秦朝对应水,汉朝又对应土,这样就完成了一个循环。但是汉朝以后,中国进入到了长时间大分裂的状态,也是在这时,这种学说开始动摇了,而汉朝所确立的土德及对应的黄色被传承下来。
到了隋唐时期,黄色便逐渐变成了皇家专用色了。在唐朝前期,一些官员和百姓还可以穿一般的黄色,到中期时,则一律禁止官民穿黄,从此,黄色就变成为帝王的象征,代表了无上的权威。
皇家对黄色的垄断一直持续到了清朝。这个时候,除了皇帝以外,只有清朝的随班侍卫才能穿黄色的衣服,这是一种职业着装,称作职任褂子。
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侍卫常在皇帝左右,负责皇帝的生命安全,皇帝允许他们穿黄,既表现皇权的唯一和侍卫的不可侵犯,同时在心理上让他们感激涕零,更加忠心耿耿的卖命。